14日,豪悅護理(605009)披露了上市以來首份回購方案及控股股東增持計劃。就在前一日,豪悅護理子公司投資期貨爆雷,受該利空消息影響,當日股價創歷史新低。對于此次回購、增持計劃,有市場人士解讀為公司的“自救”行為,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還存在20億元的理財授權,未來是否會繼續踩雷仍未可知。
上市以來首份回購計劃出爐
14日,豪悅護理發布公告稱,擬以1.4億元-2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75元/股。擬回購股份有以下幾個用途:不低于實際回購股份數量之90%的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減少公司注冊資本;不高于實際回購股份數量之10%的回購股份將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若公司未能在本次回購完成之后36個月內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則公司回購的股份將依法予以注銷。
與此同時,豪悅護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志彪表示,擬3個月內增持2000萬元-5000萬元股票。
對于回購、增持的目的,豪悅護理均表示基于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在回購預案中,豪悅護理表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充分調動公司核心技術、業務骨干人員的積極性,促進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在綜合考慮公司近期股票二級市場表現,結合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擬進行股份回購計劃。”對于擬增持股份的目的,李志彪表示,是對公司的實際經營充滿信心,預測公司未來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這是豪悅護理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披露的首份回購方案和控股股東增持計劃。就在公告前一日(10月13日),豪悅護理股價已創上市以來新低——48.96元/股(前復權,下同),股價已較上市以來最高價163.76元/股跌去七成。
期貨虧損股價創新低
三季報尚未披露,豪悅護理已爆雷——子公司參與期貨投資累計虧損近7000萬元。二級市場上,上述突如其來的利空消息直接導致公司股價創歷史新低。
10月13日,豪悅護理發布一份《關于子公司投資期貨相關事項的說明》,公告稱,子公司江蘇豪悅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江蘇豪悅”)參與期貨投資。從投資的具體情況來看,焦炭2201合約310手,焦煤2111合約10手,焦煤2201合約579手為目前所有持倉,截至2021年10月11日,累計虧損(含浮動虧損)6934.15萬元,剩余權益8375.85萬元。公司2021年期貨投資風險敞口和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額為2021年累計虧損(含浮動虧損)金額加上剩余權益,合計15310萬元。
不過,期貨投資與豪悅護理主營業務并無較大關系。去年9月登陸上交所上市的豪悅護理,是國內個人衛生護理用品領域制造商,專注于婦、幼、成人衛生護理用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業務,產品涵蓋嬰兒紙尿褲、成人紙尿褲、經期褲、衛生巾、濕巾等一次性衛生用品。對于此次投資期貨的原因,豪悅護理解釋為“鑒于公司前期新建廠房,鋼材等原料需求較大,為間接對沖相關材料價格,公司管理層進行期貨套期保值操作。”
在公告中,豪悅護理坦言,決定終止期貨業務,公司未來仍將主要精力投入主業經營中。需要指出的是,仍有20億元的理財授權,根據9月底的公告,公司審議通過《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在不影響資金正常周轉使用及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根據自有資金的情況使用最高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含20億元)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公司董事會同時提請公司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長,在上述額度范圍和時效內行使該項投資決策權并簽署相關合同文件,并由公司管理層組織相關部門實施。
那么,投資期貨是否是不務正業?授權20億元買理財,會不會重蹈覆轍踩雷?此時拋增持、回購計劃,與此前期貨虧損利空有無關系,是否是維穩股價的自救行為?帶著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記者14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豪悅護理證券事務部,對方回復稱:“他們在開會,人不在。”(何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