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1—8月,成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184.1億元、增長18.7%;實現利潤711.1億元、增長31.7%。工業效益明顯改善。前三季度,成都工業經濟運行總體符合預期,實現了高開穩走、穩中提質。
成都卡諾普專注于智能制造板塊的工業機器人開發,今年入選了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上半年公司機器人出貨量喜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9%。”企業創始人李良軍表示,目前卡諾普工業機器人訂單量仍持續飽滿,預計2021年整機出貨量將超過6000臺。該公司擁有專利技術百余項,均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李良軍表示,公司十分重視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截至2020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收比重已近24%。
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62家成都企業入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代指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的尚處于發展早期的小型企業。目前,成都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小巨人”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成都企業對創新發展孜孜不倦的追求。四川華都核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產品用于核電站核反應堆的控制棒驅動機構,通俗來說就是核反應的“心臟開關”,用來抓取核反應堆控制棒、控制反應堆溫度和規模的專用設備;成都歐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產品則體現了“精、專”,專注于血液透析膜的研究,精耕血液凈化領域。
企業腳踏實地搞創新,成都馬不停蹄造生態。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培育力度,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新投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引導中小企業專注細分市場,聚焦主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不僅如此,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成都還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進行試點,推出“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業”智能服務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啟動14個全自動政策專項,吸引4514戶企業登錄注冊,總點擊10.9萬次,獲獎(補)企業800戶,涉及資金2.85億元,資金撥付率100%。該負責人表示,“平臺上線后企業申報的全流程辦理時間由以前的6個月縮短至10個工作日,部分甚至僅需3個工作日。” (記者 程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