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讓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等新能源產業扶搖直上,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課題,那就是如何通過新技術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實現減碳目標。
近日,密歇根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的教授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并提出了一種新工藝,這種工藝可以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合成氣,并用于生產甲醇和其他化學品和燃料。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合成氣主要由氫氣和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甲烷組成,通常是從化學燃料中提取。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oksana Rashid說:“我們的新工藝實際上非常簡單,但它令人興奮,因為它沒有毒性,它是可持續的,而且非常具有成本效益。”
研究人員用摻有氧化鉻的黃金制成納米級顆粒材料,在太陽光能的作用下能將水中的氫和氧分離。之后,在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分裂生成一氧化碳,同時吸收氫氣以合成甲烷。
通過改變納米顆粒中金和氧化鉻的比例,該研究團隊能夠控制反應中產生的氫氣和一氧化碳的相對數量。這很重要,因為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比例會影響到生產一種燃料或化學品的難易程度。
該團隊下一個目標是提高該設備的效率,目前的效率為0.89%。當10%的光能被轉化為化學能時,他希望該技術能夠被采用為可再生能源,類似于太陽能電池。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pnas.org/doi/abs/10.1073/pnas.2121174119
標簽: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