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不僅能放松心情,還能鎮痛療傷?我國科學家通過對小鼠的實驗,成功破解其背后奧秘。
7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三所院校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聲音可以有效減少小鼠的神經疼痛,這將有助于開發更為安全的疼痛治療方法。
【資料圖】
其實早在1960年,相關研究就發現音樂以及其他類型的聲音可以幫助緩解急性和慢性疼痛,包括牙科手術、分娩和癌癥所導致的疼痛。
研究人員以小鼠為實驗對象。首先讓爪子發炎的老鼠聽到三種聲音:悅耳的古典音樂、令人不快的音樂和白噪聲。令人驚訝的是,三種類型的聲音,當以相對于背景噪音的低強度(大約是耳語的水平)播放時,都會降低小鼠的疼痛敏感性。
為了探索這種效應背后的大腦回路,研究人員使用非傳染性病毒與熒光蛋白結合來追蹤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系。他們確定了從接收和處理聲音信息的聽覺皮層到作為身體感覺信號(包括疼痛)的丘腦的路徑。他們發現,低強度白噪聲降低了小鼠丘腦通路接收端神經元的活動。
在沒有聲音的情況下,用基于光和小分子的技術抑制通路,模仿了低強度噪音的疼痛減弱效果,同時打開通路則可以恢復動物對疼痛的敏感性。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人類大腦是否存在類似的過程,以及或者聲音在感知上的和諧性或愉悅性是否對有效人類緩解疼痛。
這些結果可以為科學家們提供一個研究起點,以確定動物研究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并最終可以為開發更安全的阿片類藥物替代品來治療疼痛提供信息。
該論文名為“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目前已經發表在《Science》7月7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466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