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你在野外看到一只大鴇(Otis tarda),你一定會對它印象深刻,體型龐大,色彩斑斕,難以搞錯,它們是現存最重的具有飛行能力的鳥類,雌雄之間的體型差異也最大。但近期,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前沿》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大鴇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它們喜歡食用兩種含有能殺死病原體化合物的植物。因此,它們可能是鳥類中罕見的利用植物對抗疾病(也就是自我治療)的例子。
馬德里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的工作科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路易斯·M·鮑蒂斯塔-索普拉納(Luis M Bautista-Sopelana)博士說:“研究表明,大鴇更喜歡吃含有體外抗寄生蟲化合物的植物。”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馬德里農業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Madrid)的研究員阿祖塞納·岡薩雷斯-科洛馬博士(Dr. Azucena Gonzalez-Coloma)說:“大鴇經常會尋找兩種雜草,這兩種雜草也被人類用于傳統醫學。我們發現這兩種物質都含有抗原蟲(antiprotozoal)和殺線蟲(nematicidal)化合物,而第二種物質也含有抗真菌劑。”
目前研究小組的一些成員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大鴇,主要是在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卡斯蒂利亞萊昂地區(Madrid and Castille-Leon, Spain)。他們共收集了623份雌性和雄性大鴇的糞便,其中包括4月份交配季節的178份。在顯微鏡下,他們統計了當地生長的90種植物的可識別殘骸(莖、葉和花的組織)的豐度,這些植物是大鴇的食物清單上已知的。結果顯示,有兩種植物被大鴇吃掉的次數比從它們的豐度中預期的要多:玉米罌粟(Papaver rhoeas)和紫色毒蛇草(Echium plantagineum),這兩種植物的提取物在體外對原生動物和線蟲有很強的抑制或殺滅作用。Bautista-Sopelana說:“自我治療的最終證明需要在生物醫學、獸醫和藥理學科學中制定實驗方案。在那之前,我們繼續進行實地調查。例如,量化不同種群的大鴇的玉米罌粟和紫蝰蛇蟲草的殘骸以及糞便中的病原體的流行程度,可以證偽我們關于該物種自我藥療的假說。”
該研究論文題為"Bioactivity of plants eaten by wild birds against laboratory models of parasites and pathogens",已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前沿》上,主要作者為路易斯·M·鮑蒂斯塔-索普拉納(Luis M Bautista-Sopelana)博士。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DOI: 10.3389/fevo.2022.1027201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