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世界聚看點】中國最能喝排名:不是東北,不是山東,第一竟然是它!

評論

這屆雙十一除了沒有頻傳的戰報,其他似乎與以往并沒有什么不同。作為往年銷量銷售額主力產品,白酒依舊占據著天貓雙十一酒水類銷售榜單首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無酒不成席。在中國獨特的酒文化里,白酒占據著不可動搖的主角位置,喝酒會友是日常社交最普遍的形式。

到底哪個省最能喝,一直以來都沒有固定的說法,各個省份自然是誰也不服誰。在騰訊新聞出品X Ipsos益普索聯名發布的《2021年中國白酒消費洞察報告》中,根據飲酒人群、飲酒頻率和單次飲酒量三個維度做出的省份酒量排名,似乎對這個備受爭議的問題給出了答案。

在白酒消費市場上,我國的白酒消費結構屬于存量市場競爭,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品牌化、品質化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具體體現為產能逐年向幾個優勢產區集中,品牌集中分布到幾個省份。這些省份,有些以“能喝”馳名全國,有些卻“滴酒不沾”。

酒量與產量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酒量與產量齊飛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東北、西北、內蒙都是“能喝第一名”的地區。而根據《2021年中國白酒消費洞察報告》,飲酒力最強的是位于西南的四川。

四川拿到這個TOP1的名次可以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畢竟四川酒企“六朵金花”中的三朵——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都位列“中國十大名酒”之中。白酒產量,四川也是雄居各省之首。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740.73萬千升,其中,四川白酒規上企業累計生產白酒367.6萬千升,位居榜首,占比49.63%。2021年,在全國白酒產量逐年減產的大背景下,四川省白酒產量381.2萬千升,實現同比增長3.7%。

四川白酒之所以又出名又出量,離不開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條件——它位于中國白酒的金三角地帶。

何為白酒金三角?

這個金三角是指四川省和貴州仁懷地區,東至宜賓,西至瀘州,南至遵義,以最佳釀酒緯度帶的長江、岷江、赤水河流域為核心區域,處于世界上公認的最佳釀酒區域北緯28度。

就像法國波爾多香檳區、德國慕尼黑啤酒帶,這里就是中國白酒金三角——氣候、土壤、水源都為白酒的釀造創造了適宜的條件。

然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白酒行業,僅憑老天爺賞飯吃就想拔得頭籌是遠遠不夠的,后天形成的產業聚集條件同樣重要

四川省白酒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有遠見的政策支持。“中國白酒金三角”這個概念就是在2008年由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白酒產業戰略構想。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四川政府更是頒布了多項政策,促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推動下,四川省目前規劃了“2+4”全新產區矩陣。其中,“2”指瀘州、宜賓兩個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4”指成都(邛崍)、德陽(綿竹)、遂寧(射洪)、自貢(富順)要建成4個全國優勢白酒產區,產區較為集中主要源于四川盆地內水系的分布特點,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酒企的生產集聚效應。

產業聚度的上升增強了酒企的抗風險能力。就拿五糧液舉例,在2021年,五糧液成品酒產量為18.87萬噸,較2020年增長18.82%,在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下降的環境下逆勢增長。

從產銷率情況來看,2016-2021年,五糧液成品酒產銷率始終高于95%。

在這個榜單上,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酒量排名第三的居然是安徽。畢竟在人們的印象里,“河北猛、安徽狂,往西過不了贛鄂湘”。

且不論真實酒量如何,安徽白酒的產量屬實是名列前茅的。2020年,安徽以28.21萬千升的白酒產量排名全國第五。

和四川一樣,安徽白酒市場規模大,產業集中度高。2021年安徽省白酒市場規模350億元,市場CR3約為51.78%。

四川的龍頭企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酒、全興大曲、郎酒“六朵金花”,安徽的龍頭企業則是古井貢酒、口子窖酒、迎駕貢酒與金種子酒。除此之外,還有未上市的地方酒企如高爐家、宣酒、文王貢等。

但與川酒不同的是,由于安徽白酒市場相對封閉,競爭極其激烈,酒企難進難出。徽酒主要面向的也是省內中低端市場。

白酒市場主要產品按照不同價格檔次,分為高端型、次高端型、中端型和低端型四種。高端白酒(含超高端)價格帶為800元以上;次高端白酒的價格在300-800元;中低端白酒的價格帶在300元以下。

根據酒食新消費2022年數據,目前安徽省白酒100-300元區間的中低端價格帶市場規模約為140億元,占比最高為40%;其次是100元以下的大眾價格帶,市場規模約為123億元,占比約35%;300-800元的次高端價格帶市場規模為46億元,占比約13%。

實際上,安徽白酒走中低端市場的路線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根據Euromonitor的分析,中低端白酒的市場規模占比超過超高端白酒。根據前瞻預測,至2026年,我國中低端白酒市場規模保持在5434億元的水平。

酒量略遜,產量卻不差

提及白酒,不可能忽視掉一個省份,那就是貴州。

作為馳名中外高端白酒茅臺的發源地,同樣位于金三角的釀酒大省,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貴州的酒量僅排在第十位。而仔細分析起來,貴州的飲酒人群,飲酒頻率和單次飲酒量居然都榜上無名。

酒量小,或許是因為茅臺酒的酒杯小。但這絲毫不影響貴州白酒在全國白酒產業的地位。

作為全國醬香型白酒的主要產區,貴州省經過多年的發展,白酒產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擁有茅臺和其他一批寶貴的白酒品牌,質量效益顯著提升。據貴州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貴州省白酒產量近35萬千升,較2020年增長30%左右。

而談到貴州白酒,繞不開的就是茅臺。作為白酒產業的龍頭老大,貴州茅臺已經超越了其作為食品飲料的本身價值,變身為一種投資產品。

在股票市場上,以2009年68.33元的開盤價計,現在的茅臺股價超過1200元,10年漲幅已經超過17倍!

茅臺股價暴漲離不開其品牌價值。根據英國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1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中國白酒品牌占據9個席位,其中茅臺酒以453.3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全球烈酒品牌第一名。

而在毛利率方面,茅臺的毛利率長期維持在90%左右,明顯高于其他白酒公司,這就是品牌溢價效應。

但無論是靠品牌還是靠品質,不可否認的是,茅臺酒的大火帶來了醬香型白酒市場的狂熱。

相關數據顯示,2017~2020年,醬酒收入年復合增速達13.15%,遠高于白酒行業整體1.78%的復合增速,整個醬酒行業發展迅猛。

實際上,醬香型白酒只是整個白酒市場的一個小品類。然而,在2021年,醬酒卻以8.4%的產能撐起了整體白酒行業31.5%的銷售收入和45.8%的行業利潤。

在投資領域,從2018年至2022年6月融資企業的主營產品分析,投融資熱點以醬香型白酒企業為主,醬香型白酒企業融資事件數量占總融資事件數量的比重為22.73%。

同時,龍頭企業的產業聚效應也為貴州白酒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

根據企查貓數據顯示,茅臺酒的發源地仁懷市酒類相關公司共有14447家,其中2020年以來新增公司就達8000余家,換句話說,仁懷當地的酒企超過一半都是最近兩年內成立的。

放眼整個貴州,白酒產業現存白酒相關企業共計2.79萬家,2021年貴州白酒完成營業收入1570億元、利潤總額890億元、稅金606億元。

同樣與產量排名相比,酒量排名略遜一籌的省份還有江蘇。在榜單上,江蘇省2021年飲酒力水平約為4.4兩,位居全國第九。

而巧合的是,2021年,江蘇省白酒產量為21.32萬千升,也排在全國第九。

看似匹配,實則不然。

要知道,作為洋河股份、今世緣等知名酒企的發源地,“江蘇小綿羊”的白酒產量在2019年以前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江蘇省生產白酒產量達69.19萬千升,位列四川省之后,全國排名第二。

然而,這兩年來,蘇酒的產量在逐漸下降,與全國白酒市場產量的下滑軌跡幾乎同步。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國內白酒產量峰值在2016年,彼時年產量為1358萬千升,此后就進入劇烈下降通道,到2021年已經下降至715.63萬千升,較2016年的峰值足足下降了47.3%,幾乎腰斬。

近日,茅臺、五糧液、今世緣、山西汾酒、水井坊、舍得酒業等各大知名酒企紛紛宣布擴產,行業掀起擴產潮。在某種程度上,這說明了白酒行業提前進入品質提升和優勝劣汰的發展階段,在尋求白酒產業消費升級,但這掩蓋不了整個行業庫存堆積巨大的事實。

本質上,白酒可長期儲存的緣故使得白酒產能退出緩慢。在頭部酒企近年因中高端白酒復蘇而大舉擴產能后,酒企和渠道庫存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選取2021營收前十的上市酒企,CR10全年合計銷售量為67.67萬噸,但庫存(包含成品及半成本基酒在內)量達到261萬噸,約合4年的銷售量。

拿深受其害的蘇酒洋河股份為例,洋河股份雖沒有宣布擴產計劃,但產能早已嚴重過剩。

洋河年報顯示,2015-2018年洋河的銷售總量基本在20萬噸左右見頂了,并在2019、2020年持續下滑,2021年略有回升。洋河超30萬噸的產能與低迷的銷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公司過去幾年業績和股價明顯跑輸“茅五瀘汾”等酒企,甚至沒有跑贏同省宿敵今世緣的原因。

喝酒不產酒?

在這份榜單上,最耐人尋味的要屬云南省。作為TOP2能喝的大省,在白酒產量上,卻排不上姓名。

實際上,這與云南人的飲酒習慣有關。除去家家戶戶喜歡自釀酒這個原因,長期以來,云南人喝散裝酒、小鍋酒、小灶酒的消費習慣,使得全省白酒小作坊遍地開花。

數據顯示,2019年,云南持有白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從500余家降至320家左右,能正常生產經營的不足100家。但白酒小作坊卻由十幾年前的6000家上升到10000多家。

云南白酒市場上的小、散、亂導致白酒很難量產。

就拿云南本土品牌玉林泉舉例。1999年玉林泉酒被評為云南省名牌產品,2003年被評為全國37家重點白酒企業之一。由于滇酒沒有明確的龍頭企業,但是玉林泉酒應該是最接近滇酒第一的名酒。

然而,玉林泉酒業目前的產量是年生產基酒5000噸、成品酒7000噸,這在各省龍頭企業以萬噸為單位的產量中,是完全不夠看的。

而難以量產也導致了本土滇酒營收不足。

據昆明市酒業協會2018年的調查結果,云南實際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不足25家,300余家獲證企業營業總收入不足30億,形成了云南特色的“二八現象”:即云南的白酒賣了八成的量,只有兩成的收益,而外埠酒賣了兩成卻有八成的收益。

目前,云南也準備扶持本地市場,目標是到2023年,力爭成為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之一,不過距離實現這個目標還有比較長一段距離。

至于同樣酒量排名靠前的東北三省卻在全國白酒產量上排名偏后,原因其實很簡單:東北人,更愛喝啤的。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2-2027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區域產業對標研究、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酒企掀起擴產潮,業內人士:將導致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強勢品牌集中》,中證報

【2】《白億資本退潮,醬香白酒在裸泳?》,中國新聞周刊

【3】《白酒消費10年變遷:價格已成價值的一部分,擴產激進庫存高企》,新浪財經

【4】《白酒前五,云南靠譜?》,界面新聞

標簽: 產業發展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