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蔚山科學技術院(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ST)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了一種不用抽血就能測量血糖水平(BGLs)的新方法。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非侵入性的檢測血糖水平的技術,使用電磁(EM)-波為基礎的葡萄糖傳感器插入皮下。他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這種方法不需要糖尿病患者反復用血糖儀扎手指。
這一突破是由UNIST電氣工程系的Franklin Bien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領導的,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電磁的傳感器,可以皮下植入,并能夠跟蹤由于BGLs的變化而引起的介電常數的微小變化。這種傳感器只有棉簽的五分之一大,可以測量填充細胞間隙的間質液(ISF)中葡萄糖濃度的變化。研究團隊指出:“我們目前的工作是為了實現一種可植入的電磁傳感器,它可以替代酶基或光學葡萄糖傳感器。植入式傳感器不僅能克服現有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S)壽命短等缺點,而且能提高血糖預測精度。”
正常空腹血糖檢測結果低于100 mg/dL,如果空腹血糖水平為126 mg/dL或更高,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治療主要要將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全世界有超過4億人患有糖尿病,他們每天仍要多次扎手指檢查血糖水平。各種替代手指刺法的方法已經被廣泛研究用于血糖檢測,如酶基或光學葡萄糖傳感器,然而,它們在使用壽命、可移植性和準確性方面仍然存在問題。
在本研究中,研究團隊引入了半永久性、持續的血糖管理,維護成本低,沒有采血疼痛,使患者通過正確的糖尿病治療和管理,享受高質量的生活。研究團隊指出:“我們提出的傳感器和系統確實處于開發的早期階段。盡管如此,結果顯示BGL和傳感器頻率響應之間有很好的相關性,該傳感器顯示了跟蹤BGL趨勢的能力。對于實際的傳感器植入,我們必須考慮生物兼容包裝和異物反應(FBR)的長期應用。此外,改進的傳感器接口系統正在開發中。”
該研究論文題為"Subcutaneously implantable electromagnetic biosensor system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已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主要作者為UNIST電氣工程系的Franklin Bien教授。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DOI: 10.1038/s41598-022-22128-w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