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肥胖是已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病,是許多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誘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肥胖人數高達10億,而這一數字還在逐步上升。除了遺傳和藥物因素,大部分肥胖的原因可以總結成“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攝食行為可分成穩態攝食和享樂性攝食。簡單來說,餓了吃東西是穩態攝食;而吃飽后因為饞還要吃東西是享樂性攝食。這種為了滿足情緒的進食容易誘發暴飲暴食,繼而引起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穩態攝食的神經調控機制已被廣泛研究,然而目前對調節享樂性攝食的神經環路仍不清楚。
研究表明杏仁核與驅動暴飲暴食高度相關。杏仁核是大腦邊緣系統的皮質下中樞,有產生情緒、增加記憶及調節內臟活動的功能。近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李波教授團隊的相關研究,揭示了杏仁核中IPAC-Nts神經元是促進享樂性進食和能量代謝中的關鍵節點,有望為預防和治療肥胖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神經降壓素(Neurotensin,Nts)可直接促進脂肪吸收并誘發肥胖。研究人員通過單分子熒光原位雜交實驗表明,神經降壓素富集表達在小鼠杏仁核的前連和后肢間質核(IPAC)區域(后簡稱IPAC-Nts神經元)。
通過大量實驗,研究人員為杏仁核IPAC-Nts神經元驅動享樂型進食提供了新的認識,揭示了IPAC-Nts神經元接受感官刺激信號并投射至LHA,進而引起攝食行為這一神經環路。這項研究為過度攝食的調控機理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可望為預防和治療肥胖提供新的科學依據。
該論文研究題為“Neurotensin neurons in the extended amygdala control dietary choice and energy homeostasis”,于10月22日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主要作者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Alessandro Furlan等。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2-01178-3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減肥食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