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聚焦全球貿易新風向,解碼貿易最新趨勢:前瞻趨勢分享會強勢來襲!

評論

有數據顯示,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外貿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常年高于15%;過去五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6%,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外貿對于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不言而喻。

剛剛結束的2023兩會強調,2023是實行“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7%。

居安思危,面對當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顯著放緩,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的情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相關資料圖)

為探尋我國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和全球貿易發展機遇,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國家商務部指定粵港澳大灣區“應對貿易摩擦區域性工作站”,邀請外貿領域的學者專家,即將于3月30日在深圳飛亞達科技大廈西區3樓前瞻產業研究院1號會議室,舉辦前瞻外貿趨勢分享會,就今年外貿形勢、中國外貿未來機會點等問題進行預測與解讀。

外需走弱,全球貿易格局重塑

前不久,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

不少企業反映手上的訂單在減少,下單在延遲,大單變小,長單變短。據經濟數據統計,2023年,制造業企業出口訂單正在大幅度萎縮,很多工廠出口訂單只有往年的20%。

不僅如此,國內外很多制造廠為了追求更低的人工成本,搬離中國遷往東南亞地區,尤其是越南地區。

中國外貿行業正面臨著不小的困境,這也與全球經濟格局變化有關。

進入到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紅利遞減及全球收入分化日益嚴峻,逆全球化趨勢逐步凸顯,因而全球貿易格局正在重塑。

表現在最近的外貿形勢上,就是勢頭已顯的“替代效應”,或者叫產業轉移。以紡織業為例,2020年7月,進口自中國的紡織品占美國紡織品進口總額的78.2%,2022年11月下降至50.1%,而印度、越南、墨西哥的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電子產業鏈方面,近年頻出外遷消息。近年來的國內人力成本提升、各國關稅上行、服務本地市場、分散供應鏈等因素是導致部分工廠外遷的動因之一;國內企業受益于工程師紅利主動進行結構化升級和轉型,將部分低附加值產業主動外遷是動因之二。

如果行業不采取自救行動,我們僅剩的貿易優勢將蕩然無存。

前瞻研討強勢“破局”

雖然外貿行業局勢不容樂觀,但危機與機遇并存。

本次前瞻貿易趨勢分享會將聚集行業一線從業者,以豐富的業內經驗共探貿易“破局”之道。

本次分享會將重磅發布《2023中國外貿趨勢洞察分析報告》,報告以百余篇貿易行業調研報告及6.8億+產經數據為底層分析架構,經數十位資深產業研究員耗時數月打造。

《2023中國外貿趨勢洞察分析報告》將整理的數據資料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政策加碼等多維度進行分類整合,并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歷史發展趨勢,比較得出貿易行業最全業態分析,助力從業者抓準貿易行業發展趨勢。

我們還為參會企業準備了業內深度信息交流福利,參會企業可加入國際貿易行業交流群,隨時隨地掌握行業重磅資訊,與業內大咖分享交流觀點。

2023年,從中央到地方,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資、穩外貿相關政策措施,從加大出口退稅支持力度,到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再到物流通關方面給予多種貿易便利化措施,各種實招新招均針對企業的痛點難點。

在內外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中國外貿業將強勢“破局”!

危中有機,危亦可轉機,還等什么,“碼”上報名!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