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碳中和轉型背景下,各國都對氫能寄予厚望,認為氫能將給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用能帶來巨大轉變,有助于調整能源結構,并帶動投資和就業。
近日,歐盟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要求的兩項授權法案,并提出了詳細的規則來定義歐盟可再生氫的構成。授權法案規定了三種可以被計入可再生能源的氫氣,包括直接連接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機所產生的氫氣,在可再生能源比例超過90%的地區采用電網供電所生產的氫氣,以及在低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地區簽訂可再生能源電力購買協議后采用電網供電來生產氫氣。
他們將確保所有非生物來源的可再生燃料都是由可再生電力生產的。 這兩項法案是相互關聯的,對于將燃料計入成員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都是必要的。歐盟的目標是達到1000萬噸可再生氫產量和1000萬噸進口可再生氫,它們將為投資者提供監管確定性。
這兩項法案在通過之后,將被轉交給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它們有 2 個月的時間來審查它們并決定接受或拒絕這些提案。一旦完成最終立法,可再生氫、氨和其他衍生物的大規模使用將加速歐盟能源系統的脫碳,推動歐洲氣候中性大陸雄心的實現,加速氫能時代的到來。
中國是產氫大國,根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氫氣產量超過3300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60%。2021年,我國氫氣產量超過3400萬噸,位居全球第一。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資料,預計到2050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規模有望達到12萬億元,將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采用英語作為企業語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