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28日,中國(國際)乳業智能智造高峰論壇在寧夏舉行,論壇當天,蒙牛集團全球乳業全球乳業首座全數智化工廠正式落成投產。該工廠位于寧夏銀川靈武市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臨港產業園,總占地面積587畝,2021年開工建設,總投資25億元,規劃采用24條超高速全球最先進生產線,是當前全球單體最大液體奶工廠。
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銀川市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國際乳品聯盟(IDF)中國國家委員會聯合主辦,并邀請伊利、三元、飛鶴、新希望等業內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等近300名代表參加。
伊利VS蒙牛VS飛鶴:工業技術生產情況
綜合來看,中國乳制品行業中以中國飛鶴、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為龍頭企業。從三者的生產情況和生產點位來看,三者生產狀況不分伯仲,均在國內國外有所布局生產點位。從生產配套設施和原料來源來看,三者均備有自有物流、自由牧場和合作牧場,但三者的產量情況或有一定的差別。
伊利VS蒙牛VS飛鶴:綠色智能低碳工廠
從產業變革走向來來看,因食品安全的要求的特殊性,均已較早且持續跟進溯源系統的開發和迭代;不僅如此,三者亦同樣相應低碳和綠色制造業的發展號召,發展綠色智能低碳工廠。
伊利VS蒙牛VS飛鶴:奶業提質增效是未來發展共同目標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庫建設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重點發展奶業提質增效建設工程。其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更是重中之重,通知指出,要支持奶牛場養殖軟件系統改造升級,建立全國奶業生產大數據平臺,及時監測奶牛生產數據變化,追溯生鮮乳質量安全,解決奶業數據信息孤島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認為,智能制造、數智化是當前全球制造業的重要趨勢,也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乳業作為食品領域的重要行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進智能制造、數智化的發展,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用科技創新推動乳業的高質量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