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氫能未來可能成為10萬億元的產業【附氫能未來需求量預測】|全球觀速訊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23年5月22日,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在廣東佛山舉行。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我國氫能能源技術發展已實現局部突破,呈現階段性進步特征。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已迎來窗口期。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根據生產的來源,可以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灰氫來源于化石燃料,成本低,但是碳排放量大。藍氫也是來源于化石燃料,但使用了碳捕捉、利用與儲存(CCUS)等先進技術,碳排放量較小。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制備的氫氣,制備過程沒有碳排放,但是成本較高。


(資料圖片)

歐陽明高還介紹,儲運仍然是氫能全技術鏈的薄弱環節。目前的儲氫方式要么成本高或要么耗能大。一公斤氫也就是33度電的能量儲存就要花掉10-15度電的能量。雖然現在有各種技術創新,但新型儲氫技術的突破還是非常困難,期待出現能真正能夠落地的顛覆性技術。

氫能儲運:固態儲氫和潛液式液氫泵突破儲運氫技術瓶頸

氫能儲運是未來氫能大規模發展必須要攻克的一道難題,儲運技術突破在于提高儲氫密度和安全性,以及降低運輸成本。目前,儲運氫氣的方式主要分為氣態儲運、液態儲運和固態儲運。固態儲氫是利用物理或化學吸附將氫氣儲存在固體材料之中。固態儲氫具有體積儲氫密度高、安全性更好的優勢,因此是一種有前景的儲氫方式。因此,固態儲氫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和關注,主要工作集中在儲氫材料的研發與改性等方面。以氫楓能源的鎂基固態儲氫為例,鎂基固態儲氫具有資源、性能及技術優勢。

中國氫氣產量達到3342萬噸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在2017-2021年中國氫氣產量逐漸增長,2021年氫氣產量約3342萬噸,較2020年增長33.68%。

2030年以后中國氫能需求量將激增

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綠色經濟發展重視程度的提升,氫能源的需求將激增。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2020年以后中國氫能需求將持續增加,尤其是2030年以后,為達成“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氫能需求量將大增。到2060年,中國氫能年需求將超過1.3億噸。

會上,歐陽明高院士還說:“氫能是一個具備10萬億規模潛力的產業集群,這個產業現在各地政府都很重視。我們經常說技術構建平臺,現在平臺有了,場景定義產品,產品也有了,現在是模式創造價值的時候了。”

氫能是21世紀最大的清潔能源,需求巨大,是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方式,解決氫能產業在綠氫制備、儲運氫、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環節的經濟性問題,有利于在氫能大規模發展,未來,氫能產業的發展仍然前景廣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