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郭愛兵 通訊員張敏
從事幼兒教育8年來,她一次次蹲下身子,幫“小蘿卜頭”擦屁股,教他們穿褲子、系鞋帶,給予其細心看護;她一次次彎下腰,陪小朋友做游戲,聽孩子們講述點滴喜樂,引領其感悟生活的美好;她一次次伸出手,為膽小羞怯的寶貝們壯膽撐腰,給新入職的伙伴們指點迷津,與大家攜手成長……
她,就是市第二幼兒園青年教師——馮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我在,你可以哭
“哇!你的作品好有創意,我看見了你夢想中的小學!”“你做事很專心,老師真為你高興!”鄂州市東南片區自主游戲觀摩課現場,一場建構游戲正如火如荼進行著,青年教師馮若執教現場觀摩課。
觀察實物、尋找材料、設計圖紙、壘高、架空、平鋪、連接、搭建……馮若帶著孩子們有商有量,或增或減,或調或修,細致觀察、平等交流與欣賞,給觀摩的60多位園長、老師們呈現了一個又一個驚嘆時刻。觀摩課全程,馮老師始終蹲下身、彎著腰,與孩子保持同樣的高度,被孩子們歡喜簇擁著,看上去就像一個“孩子王”。
誰能想到,此時她正身懷六甲,并飽受胃痛困擾。
2015年秋,位于鄂州城南一隅的市第二幼兒園開園迎新。這一年,馮若19歲,為緩解新生入園焦慮,她頂著烈日一一家訪,收集每位幼兒的第一手資料,為后期開展工作打基礎。
哪位孩子脾胃弱、哪位孩子洗手敷衍、哪位孩子喝水做假動作……她很快了如指掌。有伙伴們向她取經,她淺淺笑道:“習慣了。蹲下來,離孩子們更近,更能聽清他們的心聲。”不論是否當班,她都不厭其煩與孩子們守候在一起。
面對每天哭鬧不休、不愿進校門的孩子,她左手牽一個、右手抱一個,縱使頭發被撕扯、紐扣被拉掉、脖子上留下抓痕,但她笑著對鬧騰的“神獸”們幽默調侃:“總有一天,你會愛上我。”午休時間,有的小朋友在教室里蹦跳,她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安靜入睡;有的在角落哭泣,她就抱著孩子去小床躺下,輕輕撫摸,直到孩子睡著;有的不會穿脫衣服,她就一遍遍示范……
“有我在,你可以哭,不用怕,我會幫助你。”馮老師常常這樣說。于是,擦屁股、穿褲子、穿鞋子……日復一日中,彎腰漸漸變成了習慣,孩子們依賴她、喜歡她,班上的哭鬧聲漸漸消失。
我牽著你,不用害怕
“孩子的心是最透明的,他們能感知這個世界的點滴善意,并給予你最直觀的回饋!”馮若善于觀察,勤于記錄,為每位幼兒建立成長檔案,視幼為親。
“我牽著你,不用害怕!”星星(化名)是一位感統失調幼兒,不能與其他孩子正常交往,常用推打表達自己的需求,給集體活動造成不小影響。馮老師就每天在校門口迎接他,牽著他的小手來到教室,陪他閑聊、玩樂,一步步走近他的內心。得知他喜歡小汽車,就教他制作模型,發現他羨慕小小值日生,就毫不猶豫鼓勵他去勝任……漸漸地,星星有了微小變化:每天可以安靜午休,游戲時不再推打其他孩子,課堂上可以專注聽老師講故事,話匣子慢慢打開,臉上有了燦爛的笑容,也擁有了開心的玩伴……雖然星星畢業多年,但每逢節日,馮老師都會收到星星和其家人送來的暖心祝福。
疫情停課期間,馮老師堅持每天與孩子們保持聯系,定期線上視頻家訪,對情緒波動的孩子給予適時心理疏導。牛牛(化名)的父母都是醫生,在抗擊疫情中身兼重任,家中老人不會手機上網,她就與牛牛家保持電話聯絡,時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和生活,給予家人般的溫暖,讓他平穩過了那段艱難時期。
對于聽障兒童小魯(化名)來說,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幼兒園老師就是“知心姐姐”。小魯是馮老師包保的困境兒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雖佩戴了助聽器,卻從不主動與他人交流。孩子喜歡繪畫和手工,一有時間,馮老師就送去手工圖書;到了下班時間,馮老師仍會留下時間陪她聊天,給予更多鼓勵。
付諸行動的愛,最能讓孩子安心、家長放心。慢慢地,小魯不再拘謹,能和小朋友們開心玩在一起。
因為愿意,所以不怕
教育是靈魂的喚醒。對“教師”這一稱謂,馮若有更多的理解。
多年來,她一直承擔班主任,并兼任教研組長、團支部副書記等工作。她始終保持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凡事親力親為,面對種種困難從不畏縮。
她代表市教育局參與全市“黨規黨紀”知識競答比賽,白天上班,晚上挑燈夜戰,一個多月,班上的事、團的工作,一樣沒落下,頭發大把大把掉。
作為教研組長,她帶領教研組備課磨課,利用業余時間和老師們交流,幫助同伴研出管理班級的好點子。她克服困難,在組織需要的時候隨時補位,將重任扛在肩,積極參加省、市各類比賽,并獲得優異成績。
志愿服務,她沖鋒在前,積極參加無償獻血、下沉社區、走訪困境兒童、環保宣傳、紅色宣講、精準扶貧、送教下鄉等活動。在抗擊疫情志愿服務中,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候,她沖在第一線,上門為隔離者掃碼登記、為居家老人送菜,常常一干就是數小時,爬樓梯數千步。汗水濕透了衣服,她不叫一聲苦和累,把最真摯的愛奉獻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她提出 “讓幼兒學做生活小主人”。課程實施中,她為孩子們營造源于生活、親歷生活、高于生活的教育氛圍。帶頭參與園本課程探索,將鄂州傳統文化雕花剪紙元素融入課堂,呈現一節節精品課。
從市二幼集團優秀班主任到黨員先鋒,從市教育系統優秀團員、優秀團干到師德先進個人、模范教師……這些都是她努力的最好見證。
“師者,應懷父母之愛,將每位孩子視如己出。”馮若說,只有這樣才能從心里煥發深沉的師愛。她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就是讓每一位孩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因為愿意,所以不怕。伴隨著幼兒園的成長,去遇見更好的自己……”即將成為新手媽媽,馮若說,她會繼續傾注酷愛的幼教事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做孩子們心中最美的“馮媽媽”。
編輯:王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