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輔助生殖至少17個項目納入醫保
據遼寧省遼陽市醫療保障局網站消息,遼陽市醫療保障局、遼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6月1日已轉發《關于調整遼寧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醫療服務項目目錄的通知》(遼醫保〔2023〕33號),其中規定,遼寧至少17條有關輔助生殖的醫療服務項目納入生育保險支付。
北京發現超過100株丁香葉忍冬
【資料圖】
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該局近日在開展全市野生植物保護聯合檢查中,在門頭溝區清水鎮一處山脊的崖壁上發現了目前中國丁香葉忍冬最大實生群落,現場初步統計超過100株,最高的植株有1米多。丁香葉忍冬(Lonicera oblata)是忍冬科忍冬屬落葉灌木,花期5月至6月,果期7月,果實紅色、圓形,長勢良好的植株高度可達2米,在中國見于河北、北京2地。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介紹,丁香葉忍冬野外繁殖能力差,處極危等級,野外有幾十株已屬偶然,百余株的規模在全國屬于首次發現。
廣汽將率先搭載應用中興通訊車規級5G模組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近日宣布5G V-Box量產開發項目將率先搭載應用中興通訊車規級5G模組。據了解,廣汽研究院是最先基于R16標準自主研發T-Box和V-Box的車企之一,中興通訊將提供國內首個基于全自研芯片平臺打造的車規級5G R16 ZM9300模組,應用于廣汽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車載通信終端平臺化項目,首款搭載車型預計2024年量產。
國產首臺智能型牙輪鉆機研發成功
6月8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在該集團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管理中心,一臺遠程遙控座艙格外搶眼,鉆機駕駛員正遙控著幾千米外的智能牙輪鉆機,座艙大屏上實時顯示著鉆機作業的高質量視頻畫面。這是國內首臺遠程操控智能牙輪鉆機,由哈爾烏素露天煤礦與徐工礦機共同研制開發。
我國首個自主開發深水油田群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
深水海域是全球油氣資源的主要接替區。6月8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位于珠江口盆地海域的我國首個自主開發的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投產以來累計生產原油突破1000萬噸。
中華白海豚、布氏鯨都來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中趨好
6月8日既是“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國的“全國海洋宣傳日”。近年來,廈門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點位比大幅提升,對海洋水質十分敏感的中華白海豚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另一種對環境質量要求極高的動物是布氏鯨。布氏鯨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鮮少現身我國海域。近年來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布氏鯨開始頻繁光顧我國廣西潿洲島海域。根據監測,廣西布氏鯨種群數量穩定,棲息范圍呈增加趨勢。珍稀瀕危物種的回歸不僅是海洋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證明,也是我國海洋保護的成功范例。
中聯公司多措并舉推動天然氣產量再上新臺階
6月7日,從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聯公司)2023年鉆完井及工程建設半年工作會暨承包商大會獲悉,今年以來,中聯公司壓茬推進增儲上產取得新突破,再次成功實現越冬作業,成為山西省內首家連續兩年實現越冬作業的煤層氣企業。截至目前,該公司產量大幅提升,已完成鉆井超440口,完井超370口,創造歷史同期最好成績,為建設中國海油陸上萬億噸大氣區和陸上清潔能源基地奠定基礎。
研究發現突觸發育的晝夜節律性
2023年6月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下丘腦食欲素能系統參與調節發育期突觸發生的晝夜節律性》的研究論文,該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杜久林研究組完成。該研究以經典的視網膜-視頂蓋突觸為模型,運用在體雙光子長時程成像,發現了發育早期突觸形成速率存在晝夜節律性,為生物鐘參與調節動物發育過程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為認識神經環路聯接建立的發育規律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新研究發現癌癥標準治療方案并不普適
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李心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作為標準治療方案的“新輔助放化療后延遲手術”并不普遍適用于所有局部進展期腸癌患者。該研究表明,新輔助放化療后腫瘤退縮不佳的局部進展期腸癌患者,術前間隔時間越長,生存獲益越差;這部分患者應被及時篩選出來,以避免延遲手術。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外科學》發表。
乳酸調控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程俠衛、趙玉政、楊弋等人在細胞自噬的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
運動可助糖尿病患者抵消疾病遺傳風險
近日,一項發表于《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的新研究表明,較高水平的體育活動,尤其是中等強度到高強度運動,與患2型糖尿病風險較低有很大關系。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應促進更高水平的體育活動,將其作為預防2型糖尿病的主要策略。
免疫應答可能影響唐氏綜合征
《自然·遺傳學》5日發表的一項動物實驗研究發現,21號染色體上的干擾素受體(IFNR)基因簇的3個拷貝可能和唐氏綜合征的一些性狀有關,但相關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中國專家研發新型探針,可快速、準確診斷結核病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下,復旦大學教授盧洪洲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近紅外聚集誘導發光(AIE)探針,可快速、準確識別結核分枝桿菌,即時診斷出結核病。盧洪洲教授告訴記者,該成果對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南亞、非洲等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和地區開展快速、大規模篩查,以及結核病的全球防控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已在線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生物科學趨勢》上。
軟化毛囊干細胞能促毛發生長
正如人們的關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僵硬,使人活動困難一樣,毛囊干細胞也會變得僵硬,讓人更難長出頭發。現在,美國西北大學等機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實驗鼠模型上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軟化僵硬的毛囊干細胞可促進動物長出毛發。
C++排序庫首次更改:人工智能改進編程語言
英國深度思維公司的人工智能體“阿爾法開發”(AlphaDev),已被證明能發現并改進C++(一種常用的計算機編程語言)庫里廣泛使用的計算機排序算法。《自然》7日刊登的這些人工智能(AI)生成的算法已被整合到C++排序庫,這也是10多年來對這部分庫作出的首次更改。
世上第一朵花或由昆蟲授粉
大約1.45億年前,開花植物出現在地球上。是什么幫這些最早的開花植物授粉?澳大利亞科學家在5日出版的《新植物學家》雜志上刊發研究論文稱,世界上第一朵花或由昆蟲授粉,而且,歷史上約86%的開花植物都是依賴昆蟲授粉。
教育部同意!這所高校,更名“大學”!
教育部7日發函,同意福建工程學院更名為福建理工大學,學校標識碼為4135010388,同時撤銷福建工程學院的建制。福建理工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由福建省領導和管理。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發展規模暫定為26000人。學校現有專業結構的調整和新專業的增設,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辦理。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