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業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增加,葡萄酒逐漸成為一種受歡迎的飲品。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葡萄酒的消費需求都在不斷增長。這為葡萄酒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科技的進步也為葡萄酒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葡萄種植到釀造工藝,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葡萄酒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近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在寧夏銀川開幕。本次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中國首個以葡萄酒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展會。
(資料圖)
大會主題為“自然·創新·文化·生態”,這4個詞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起來就是英文單詞“NICE”,寓意著美味的感受、美妙的體驗、美好的愿景。來自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嘉賓齊聚塞上江南,共品酒香、共敘酒緣、共商酒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指出,葡萄酒產業是一個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民生效益于一體的重要產業。中國葡萄酒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許多產區已形成若干獨具特色、品質優異的葡萄酒產品,未來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在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以寧夏為代表的小產區和酒莊酒模式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有望為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闖出一條新路。
在葡萄酒產量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葡萄酒累計產量達到21.4萬千升,累計下降21.9%。截至2023年1-2月中國葡萄酒產量達到2.1萬千升,累計比下降38.2%。
2022年3月月度產量增速為-21.7%。
在葡萄酒行業運營效益方面,與葡萄酒產量趨勢一致,2015-2019年,全國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均連年下降,2019年營業收入、利潤分別為145.09億元、10.58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分別下降至120億元、10億元。
當前,雖然葡萄酒市場陷入低迷,但在消費持續升級、以及進口葡萄酒出現替代市場的背景下,未來我國葡萄酒仍然值得期待。
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預計到2025年,我國葡萄酒產量將達7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75.0%,年均遞增11.8%;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66.7%,年均遞增10.8%;實現利潤4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300.0%,年均遞增32.0%。
趙志國表示,推動我國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抓好特色產區建設,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以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建設工作為切入點,立足本地特色原料優勢,做好葡萄酒產品的品種創新、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形成差異化的特色食品產業競爭格局。
加快數字技術應用,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促進智能傳感器、無人裝備、大數據平臺等在葡萄酒全產業鏈的推廣應用,提升葡萄種植、采收等各環節技術水平,優化葡萄酒釀造過程工藝參數和產品品質風味,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指導。
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借助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平臺,著力打造國際知名的葡萄酒商品交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持續提升中國葡萄酒的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