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源:攝圖網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6月23日報道,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開發出一項新技術。他們利用活體人類心肌細胞進行3D打印,成功制造出微型心腔(即心臟底部的腔室)。經過實驗證明,這顆心腔可以自主跳動至少3個月的時間。
根據科學家介紹,他們使用活體人類心肌細胞、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構建了一種獨特的“生物墨水”,再用噴嘴將這種墨水注入凝膠支撐的心腔組織結構中,在打印完成后熔化凝膠從而形成真正的人造心腔。心腔是心臟底部的腔室,完整的心臟由四個腔室組成。本次技術打印的是高 14 毫米、直徑 8 毫米的微型心腔,僅相當于真正人類心腔的六分之一。這個微型心腔在打印一周后開始跳動,并在 100 天后仍然堅持跳動。
當前,3D 打印技術正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領域。依托行業不同生命階段關鍵因素的發展特征對行業的成熟度進行綜合判定和分析,目前全球3D打印行業處在行業成長中期。
作為3D打印起步較晚的中國,近幾年,抓緊自主創新和研發,雖然和國外的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但也一步步朝著精細化和專業發展。當然,國內巨大的市場潛能,也吸引了不少國外3D打印行業巨頭的目光和投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3D打印產業的發展。
根據全球知名3D打印制造平臺3D Hubs數據,2020年全球3D打印產品及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26億美元。同時,3D Hubs預測2020-2023年全球3D打印市場增速達到17%;2023-2025年達到最高23.7%;2025-2026年達到20.4%,到2026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將超過370億美元。
整體來看,3D打印自誕生30多年以來,其技術水平快速發展,據預測未來五年的市場增速將超過20%,成長空間巨大。從競爭情況來看,目前行業處于成長初期,多數企業規模偏小,中國和美國為發展領先市場,未來有望帶領全球3D打印行業持續放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 劃、園 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 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 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