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北上廣深頂尖投資人,為何突然涌入小縣城?

評論

高鐵通了,人走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凡有點心氣的年輕人,對縣城避之不及,這里的娛樂被調侃,不是性生活,就是打麻將。有志之士想建設家鄉,卻發現根本沒有企業生長的土壤。


(相關資料圖)

從2002年黨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縣域經濟”的概念并發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到2023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13次提及“縣域”,縣城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

21年過去了,近9億人居住的1866個縣城,悄然發生變化。

1

從百強縣到小縣城,正在創造獨角獸神話。

前不久,新能源領域傳來上半年最重磅融資消息,上汽集團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資27億元,經過此次融資,清陶能源最新估值已達數百億元。

這匹獨角獸,來自江蘇昆山,而這樣的明星企業,昆山不止一家。去年,協鑫光電完成兩輪融資,金額數億人民幣,成為光伏獨角獸。

當然,昆山本就不普通,連續18年奪得全國百強縣榜首,并且在去年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超過8個省會城市。此外,昆山還在2022年被明確列為Ⅱ型大城市。

如果說昆山代表著第一陣營縣城的崛起是天時地利人和,帶有小概率事件難以復制的幸運意味,越來越多的小縣城嶄露頭角,則印證小范圍量變串起一大片質變。

根據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2年獨角獸榜單,去年新晉了74家中國獨角獸企業,前瞻經濟學人梳理發現,其中有6家獨角獸企業,來自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市,分別為大冶、上杭、滕州、羅定、桐鄉和太倉。

具體來看,中材鋰膜主營業務為高性能鋰電池隔膜的生產與銷售,去年12月底獲65億融資,成為2022年鋰電產業鏈上游一級市場最大一筆投資。

隨著中材鋰膜完成該輪融資后估值超140億,滕州,這座山東小城,也迎來首個獨角獸企業。

1800多公里外的南方,同樣的劇情在廣東西部小城羅定上演。微容科技,一家現代化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制造企業,去年獲得20億元融資后估值超百億,羅定也有了自己的獨角獸企業。

縣城獨角獸,猶如星星之火,在中國土地漸成燎原之勢。中部大省湖北的一個小角落——大冶,跑出了鋰電獨角獸融通高科;福建上杭縣誕生了新材料獨角獸德爾科技;富饒的江浙一帶,桐鄉孵化了自動駕駛獨角獸福瑞泰克,太倉從深圳“搶”來了獨角獸如果新能源。

個中淵源是,如果新能源創始人李懿在美國讀博時成立RENOGY,2017年回國在深圳創立了如果新能源,主營業務是提供一站式、多場景的消費級新能源解決方案,可應用于旅居房車、戶外露營、家庭儲能等消費級能源場景。

2021年9月,如果新能源的經營地址發生變更,落地蘇州太倉。但在2022年6月,如果新能源完成數億元E輪融資,由前海母基金領投,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這家原本屬于深圳的獨角獸也成了太倉的。

此外,福布斯榜單之外,近年來還有更多的獨角獸在縣城生根發芽,如河北元氏縣的坤天新能源,是國內頭部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研發及供應商;江蘇溧陽崛起了一家現象級電池材料企業天目先導。

長出高科技屬性的獨角獸,誰還敢說小縣城土氣?

2

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孵化出獨角獸企業的縣城多數在資源上有優勢。

例如,大冶,地處湖北東南,長江中游南岸,由黃石市代管。城如其名,冶,意為金屬銷熔,自古就是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有著3000多年采冶史,是近代民族鋼鐵工業搖籃。建國后,大冶誕生了20多家大中型廠礦企業,也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之一。

大冶已發現65個礦種,其中探明資源儲量的42種,包括能源礦產煤,12種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29種非金屬礦產。保有礦石儲量2317萬噸,占黃石市39.6%;銅礦占黃石市63%;鐵礦占黃石市79%。

融通高科一二三期項目全選擇在大冶,大冶基地磷酸鐵鋰產能已達到14.5萬噸,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億元。

其他地方如廣東羅定,擁有豐富的錳礦、石英礦、石灰石礦資源;福建上杭縣坐擁百噸金礦,石灰石儲量2506萬噸,以及銅鐵錳等30多種礦產資源;山東滕州擁有50多億噸煤炭,石灰石總儲量5億噸,花崗巖13億噸,水泥年產量600萬噸。

資源豐富意味著縣城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可以借力發展產業,但最為關鍵的是,這些企業發展過程中不缺錢,擁有穩定的資金渠道,要么創業初期獲得本地投資機構青睞,政府下場當投資人,要么產業鏈相關,本地龍頭企業反哺。

福建上杭縣的德爾科技,前期投資方包括鑫九投資、福睿基金、龍巖市投資集團,前面兩家為福建省本地機構/公司,后者為龍巖市屬產業類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一路支持下,如今正在沖刺IPO。

廣東羅定的微容科技,A輪融資投資方為廣東本土知名企業OPPO,后續有比亞迪創始人之一楊龍忠所創立的惠友資本,聯想創投,此外還有產業鏈上的公司,如小米系的小米集團和小米長江產業基金,TCL創投等。

湖北大冶的融通高科,B輪融資中出現了湖北高投的身影。湖北高投由湖北省科技廳聯合襄陽、宜昌、黃石、鄂州葛店四個高新區共同發起成立。

而黃石近年來先后參與設立16支基金,總規模超過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12月,湖北省首支縣域產業基金“湖北長江(黃石)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簡稱長江黃石基金)”就落戶黃石。長江黃石基金總規模10億元,以母基金形式設立,由湖北省長江基金和黃石市國資公司共同出資。

如果說資源優勢是縣城孵化獨角獸的充分條件,那么資金則是企業茁壯成長的必要條件。

如今,越來越多的資金,正在流向縣城。

3

從去年開始,縣城政府爭當“合伙人”,正迎來母基金大爆發,瞄準新興產業。

2022年3月底,浙江臺州縣級市臨海設立了一只100億規模母基金,用于支持信息經濟、環保、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以及農業農村經濟,以此來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4月15日,安徽肥西縣政府投資母基金正式設立。該母基金總額100億元,將圍繞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集群精準投資;

5月24日,浙江永康市宣布落地總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的碳中和新能源產業基金;

6月7日,廣東鶴山市宣布設立10億元的母基金;6月底,福建晉江設立了總規模50億元的晉江產業發展母基金,將聚焦優勢主導產業高新化轉型、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現代服務業專業化升級、數字化產業強鏈補鏈;

曾經的“創投荒漠”江西一口氣官宣多個縣級政府引導基金,永豐縣設立10億元永豐縣工業發展引導基金、廬山備案10億元工業產業引導基金、萬安縣備案10億元萬富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合伙)。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累計設立2107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84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約6.51萬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我國新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共120支,未設立新的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其中區縣級數量最多。

省級、地市級和區縣級政府引導基金數量占比分別為15.0%、38.3%和46.7%,其中,只有區縣級政府引導基金數量同比正增長7.1%。

進入2023年,區/縣級政府引導基金熱潮延續。1月上海市普陀區由財政出資,設立“半馬蘇河科創基金”,基金目標總規模50億元,首期到位10億元;

2月,浙江金華浦江縣迎來了一支產業基金——金華安芯基金,管理規模6.234億元,其中金華浦江縣國資出資29.90%。

3月,安徽長豐縣官宣百億母基金,旨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長豐布局相關產業鏈,并吸引龍頭企業、新興戰略企業落戶。

由此看來,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撐起了縣域經濟產業轉型新希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從以往土地招商轉向基金招商,從而吸引產業投資,提供配套產業服務,培育小規模經濟和小企業的迅速成長,打造產業生態,最后形成產業集群。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3-2028年中國金融資產交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園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參考資料:

【1】《福布斯中國新年首份觀察:2022年新晉獨角獸全名單披露》,福布斯中國

【2】《卷出新高度,投資人去小縣城挖項目》,動脈網

【3】《100億,這個發達省份的地級市大手筆設立母基金》,母基金研究中心

【4】《地方產業基金快速升溫》,經濟日報

【5】《千億級政府引導基金潮涌:競逐高能級與市場化》,21世紀經濟報道

【6】《2023年政府引導基金:再續燎原之勢 引領創投市場復蘇》,證券日報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