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殺死的!或者說是胡亥與李斯還有趙高矯詔賜死的!更直白的說法就是李斯逼死的。
2、有兩句話比較出名。
3、是扶蘇和蒙恬的對話!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
【資料圖】
4、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請而后死,未暮也。
5、”扶蘇謂蒙恬曰:“父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6、在史記有記載!在秦始皇本紀中有記載。
7、但在《史記》卷87列傳27李斯列傳記載最為詳細:原文如下:于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亥為太子。
8、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
9、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余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
10、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
11、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
12、”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于上郡。
13、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14、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觽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
15、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后死,未暮也。
16、”使者數趣之。
17、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18、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系于陽周。
19、使者還報,胡亥、斯、高大喜。
20、至咸陽,發喪,太子立為二世皇帝。
21、以趙高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22、另查《資治通鑒》卷7內容大致差不多。
23、卷007 始皇帝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二一零年)原文如下: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
24、蒙恬任在外將,蒙毅常居中參謀議,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
25、趙高者,生而隱宮,始皇聞其強力,通于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使教胡亥決獄,胡亥幸之。
26、趙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當高法應死。
27、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復其官。
28、趙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
29、胡亥然其計。
30、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
31、”乃見丞相斯曰:“上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
32、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
33、事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材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者皆孰與蒙恬?”斯曰:“不及也。
34、”高曰:“然則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鄉里明矣!胡亥慈仁篤厚,可以為嗣。
35、愿君審計而定之!”丞相斯以為然,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
36、更為書賜扶蘇,數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日夜怨望不得罷歸為太子,將軍恬不矯正,知其謀,皆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
37、 扶蘇發書,泣,入內舍,欲自殺。
38、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
39、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復請而后死,未暮也。
40、”使者數趣之。
41、扶蘇謂蒙恬曰:“父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42、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系諸陽周。
43、更置李斯舍人為護軍,還報。
44、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
45、會蒙毅為始皇出禱山川,還至。
46、趙高言于胡亥曰:“先帝欲舉賢立太子久矣,而毅諫以為不可,不若誅之!”乃系諸代。
47、遂從井陘抵九原。
48、會暑,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之。
49、從直道至咸陽,發喪。
50、太子胡亥襲位。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