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消費在萎縮?
【資料圖】
不,消費沒有消失,只是在升級。
1、消費升級明顯
乘聯會發布的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30萬元以上車型累計零售銷量同比增長了35.1%,達到104.6萬輛。
作為對比,30萬元以下車型同比增速只有0.5%,累計銷量658.7萬輛。
按照中國市場的定義,30萬元以上的汽車屬于“豪華車”,從名字看就帶有奢侈品的意味。
說好的不景氣呢?
不過,如果了解另外2件事,或許就不會對豪車的銷量驟升有什么疑惑。
首先是,當前國內消費復蘇態勢明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內消費數據,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速達到了12.7%,與2021年同期相比也增長5.2%。
另外,今年前5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636億元,同比增速為9.3%。顯然,時至5月,中國人的消費正處于加速復蘇當中。
要知道,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提前了1天,對5月消費數據會產生很大不利影響,這種情況下能取得當前成績,還是挺不錯的。
從細分環節來看,5月餐飲業的表現相當亮眼,同比增速高達35.1%,相當多的人愿意花錢補償過去口腹之欲的缺失。味覺的滿足帶來了其他消費的快速增長,包括紡織服帽、體育娛樂、通訊器材等基礎消費。
嘴上說著不消費,但只要可以,中國人依然很愿意花錢改善當下的生活水平。
第二件事是,消費升級的趨勢明顯。
早在今年春節前后,國內從一線城市開始,就出現了奢侈品消費浪潮,各個城市的奢侈品門店均迎來人流和銷量爆發性雙增長。
社交平臺上,北京SKP、廣州太古匯、成都IFS等商圈的奢侈品門店排隊盛況,已經成了區域的標志性景觀。
LV、CHANEL等幾個品牌集體漲價的消息傳出后,門店更是大排長龍,大量經典熱門款緊缺到要向海外訂貨的程度。上海圣羅蘭門店店員在采訪中透露,客流量比去年大概高出30%。
LVMH集團首席執行官貝爾納·阿爾諾在年初的年報電話會上表示,1月份中國市場表現積極,集團對這一市場的未來持有樂觀態度。
3月,浙江發布通稿,將杭州香奈兒浙江首店大排長龍的盛況,作為當地“首店經濟”的模范大書特書,微博熱搜被“浙江人1年花18億買香奈兒”霸榜。
剛剛過去的6月,LV在上海聯合3家咖啡館打造路易威登限時書店,再度營造了大排長龍的景象。上海人以最低290元/本的價格買2本書,只為換來1個印有LV品牌LOGO的帆布袋。
羅德傳播集團與精確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奢華品報告》顯示,52%內地受訪者預期增加奢侈品花費,比疫情之前(44%)還要樂觀。
而據其大中華區奢侈品業務董事總經理高明預計,上半年的奢侈品消費增長只是開胃小菜,下半年才會恢復到“非常樂觀的環境”。
第一財經針對消費發起的公開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及“哪些領域的商品或服務是您會消費的?”時,有高達58.26%的受訪者選擇了奢侈品,奢侈品已然成為熱門商品。
在消費復蘇連帶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豪車銷量的上漲也不足為奇。
當然,把變化全歸功于外部環境是不妥當的,國內汽車產業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更加不容忽視。
2、國產真崛起
和過去幾十個月度發生的故事一樣,中國汽車市場的擴張,依然是由新事物推動的。
2023年前5個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763.2萬輛,同比增長4.2%;而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242.1萬輛,同比增速高達41.1%。
單看5月,在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增長28.6%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60.9%的超高增速。
雖然在絕對數量上仍然不算主流,但從趨勢看,新能源汽車已經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中流砥柱,支柱作用明顯。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大潮中最讓人震撼的支流就是,國產品牌正在猛烈沖擊30萬這一過去高不可攀的“天花板”。
2017年,蔚來推出的首款車ES8,售價44.8萬元起,給行業和消費者都來了新勢力的震撼。
隨后,理想的首款車理想ONE靠著“電視、冰箱、大沙發”,在35萬價位段橫沖直撞,頂著罵名賺得盆滿缽滿。
在新勢力趟水成功后,傳統品牌迅即涌入。
2020年9月,吉利成立極氪汽車子品牌,2021年發布的首款車型極氪001起售價就高達28.1萬元,最高36萬元的官方售價,目標直指豪車市場。
其他品牌也紛紛跟進,上汽成立的新能源品牌飛凡推出30.25-36.95萬元的飛凡R7;長城汽車旗下高端品牌魏牌推出29.5-31.5萬元的摩卡DHT-PHEV;東風旗下嵐圖首款車型嵐圖FREE增程版售價33.36萬元……
就連過去和“網約車”綁定,從比亞迪主打20萬以下市場手中啃下一塊肉的廣汽埃安,也推出了售價28.66-45.96萬元的旗艦車型AION LX PLUS,甚至還有售價超百萬的純電超跑車型Hyper SSR。
在國內新能源市場扎根最穩的比亞迪,沖擊高端的動作反倒顯得慢了,去年5月才推出售價33.5萬起的騰勢D9。
這波集團沖鋒直接動搖了中國豪車市場的格局。
在懂車帝APP的中國汽車銷量排行榜上,過去半年,在30萬起步價位段的新能源豪車中,外國品牌只有寶馬iX3系列能勉強躋身前10。
而到5月,寶馬iX3的地位也宣告失守。盡管奔馳EQE遞補上來擠進了前10,但是從過去幾個月的銷量來看,這很可能也只是偶然事件。
大趨勢上,外國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的地位危如累卵。
國產品牌進,外國品牌退,騰勢品牌的發展史可以說是這個大趨勢的絕佳注腳。
作為比亞迪和奔馳的合資品牌時,騰勢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借著奔馳的名號沖高端,別說銷量,就連能夠帶來品牌認知的代表車型都沒有看到。
但是在去年,比亞迪從奔馳手上買回了騰勢40%的股份,在經營和宣傳上與奔馳切割,重新將其作為旗下高端品牌推向市場后,反倒利用比亞迪已有的品牌勢能,收獲了一片熱烈反響。
1年前發布的騰勢D9,到今年5月已經高居新能源豪車榜第2,并且連續3個月銷量過萬。
就在今天,騰勢又公告稱,6月銷量創下新高,達11058輛,銷售均價超42萬,不僅是新能源豪華MPV的第1,還是整個豪華MPV市場連續半年的冠軍,而且是半年度唯一正增長的豪華MPV車型。
更令人震撼的是理想,旗下3款車均躋身榜單前列,顛覆了許多人的想象。
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理想正處于更新換代、青黃不接的階段,還因為老款車理想ONE停產被市場嘲笑為“割韭菜”品牌。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顛覆和革新的速度,遠超大多數人想象。
3、中國車,不玩虛的
中國品牌豪車一舉打穿30萬“天花板”,靠的是“三板斧”。
首先是性價比。
在30萬這個價位,國產新能源崛起之前,消費者能買到的是什么?
以賣得最好的外國品牌寶馬為例,如果不花大錢選配一些高級配置和功能,那這個價位的典型燃油車寶馬325li就是一臺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不錯,性能和行駛質感過得去的普通轎車。
結果就是,這個價位國產品牌新能源車的電動機和空氣懸掛,從性能和行駛質感都將其吊打,再加上配備的冰箱、彩電、豪華音響、按摩座椅,性價比上完全碾壓。
后來,寶馬把標配全套哈曼卡頓、無鑰匙進入、L2級輔助駕駛、抬頭顯示、座椅加熱、無線carpaly的iX3從40萬價位打“骨折”降到30萬,才在中國新能源豪車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其次是拼技術。
或許,國產汽車品牌講技術,對很多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事。但事實就是,在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件”——電池、電機、電控上,國內企業在電池領域已經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電機大致處于第二梯隊前列,在新型材料的使用、轉子的設計等方面和國外有差距;
電控系統稍差,位于第二梯隊尾部,其中控制軟件處于一流水平,但在VCU等硬件上屬于二流水平。
以占了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30-40%的動力電池為例,2022年全球裝機量排名前10的企業如下:
在TOP10企業中,國內電池企業占據了6席。不僅寧德時代固守全球第1寶座,后面的比亞迪也已經超越松下排名第3位,以目前的勢頭,很快就能填補和LG新能源之間的微小差距,在2023年將其反超。
而其他領域的技術劣勢,也因為產業鏈整合能力得以彌補。
比如說,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在最新發布的秦PlusDM-i 2023冠軍版上,實現了3.8L/100km的虧電油耗和1245公里的綜合續航,震驚業界。
而在純電系統上,多方實測下,配備比亞迪e3.0平臺的車型在續航達成率、低溫續航、低溫充電等方面都排在前列。
第三,通過優秀的性價比和扎實的技術,中國品牌積累的口碑,在輿論場上迎來了大爆發。
每當月度、季度銷量數據公開發表時,中國車企所獲得的各個“銷量第一”,都會成為輿論曝光的重點。日積月累之下,中國汽車品牌的優秀已經深入人心。
在信息時代,優秀的宣傳條件和宣傳能力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在此之上,如果企業擁有獨特的行業地位,其宣傳效應又將更上一層樓。
比如上面提到的“銷量第一”“行業第一”等稱號,不僅使企業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成為業界的領軍者,還能贏得廣泛的媒體關注和公眾認可,將影響力將逐漸擴散至更廣闊的市場領域,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曝光機會和更多業務機遇。
在這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針對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特點與痛點,通過自身精準的行業數據檢索,以及智庫專家的塔尖技術洞察,可以為中小企業、上市企業、500強企業等單位提供專業的行業地位證明方案。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3-2028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參考資料:
[1]《消費復蘇千人樣本大調查:近6成受訪者有意購奢侈品,約9成愿花1萬~2萬》,第一財經
[2]《新勢力闖“豪門”:預售爆單成標配 國產后浪撞裂豪車“天花板”》,經濟觀察報
[3]《中國動力電池,殺瘋了》,澎湃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