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觀察:探營 | 聚焦“會、展、商、用、才”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呈現十大亮點

評論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及世博展覽館舉辦,1400余位重量級嘉賓圍繞大模型、智能芯片、科學智能、機器人、類腦智能、元宇宙、自動駕駛、大數據、法治與安全、區塊鏈等十大前沿風向,開展前瞻性探索。5萬平方米世博主展覽涵蓋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前沿技術四大板塊,包括大模型、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400家企業釋放行業新聲。


(相關資料圖)

隨著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落地應用技術的陸續出現,為通用人工智能的實現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特別是大模型垂直應用細分領域的不斷擴展,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風潮吹向千家萬戶。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匯聚行業領先人才,聚焦大模型前沿技術風向,百度文心、阿里通義、華為盤古、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30余個大模型將悉數登場,背后的核心開發團隊還將帶來大模型路徑的相關探討。

7月5日,跟隨《國際金融報》記者探營的腳步,一起發現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亮點,先睹為快。

亮點一:國內外大咖匯聚現場

今年大會嘉賓總數再創新高,已有國內外領軍學者、知名企業家、國際組織代表等1400余位重量級嘉賓確認參會。其中,包括4位圖靈獎得主(大衛·帕特森、約瑟夫·斯發基斯、曼紐爾·布盧姆、姚期智),1位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來自特斯拉、微軟、亞馬遜、蘋果、華為、阿里等國內外龍頭企業的50余位負責人薈萃;80位國內外院士、20所知名高校校長、86家獨角獸企業負責人踴躍參會。

同時,將有多位重磅嘉賓亮相開幕式。IJCAI(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理事長貝西耶爾·克里斯蒂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國際頂級會議代表將致辭,微軟、華為等企業高管將進行現場精彩演講。

亮點二:聚焦專業前沿新風向

大會按照“1+1+2+10+N”的形式,計劃舉行1場開幕式、1場閉幕式、科學前沿和產業發展2場全體會議、10場主題論壇,以及N場生態論壇。

結合最新政策導向與技術熱點,大會論壇將圍繞技術、產業、人文三大話題板塊,重點關注大模型、智能芯片、科學智能、機器人、類腦智能、元宇宙、自動駕駛、大數據、法治與安全、區塊鏈等十大前沿風向,持續聚焦前沿關鍵技術,開展前瞻性探索。其中,技術方向論壇占比接近40%。

亮點三:海內外大模型集結登場

ChatGPT爆火出圈激起人工智能領域“千層浪”,今年大會也將匯聚國內外大模型明星團隊,集結大模型領域大咖嘉賓。其中,百度文心、阿里通義、華為盤古、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30余個大模型悉數登場,背后的核心開發團隊還將帶來大模型路徑的相關探討。

同時,國際領先企業大模型團隊將重磅亮相。圍繞大模型等熱點話題,大模型語料聯盟、測評平臺、測試標準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白皮書等一批重磅成果將在大會期間集中啟動或發布。

亮點四:國際“朋友圈”再擴大

大會積極與國際組織展開合作,大力引薦國際化的優質資源。今年共吸引數十家國際機構、國際學術圈頂級會議與外資企業參會,包括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元宇宙標準協會、英國對華事務全國委員會、德國巴登-符登堡國際經濟及科技合作署、加拿大BC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新加坡科技創新周(SWITCH)、微軟、谷歌、英特爾、英偉達、OpenAI(ChatGPT的開發公司)等,其中多數都是首次參與。

此外,今年大會還將推動新加坡、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國際展團以及葡萄牙、巴西、瑞士等國際參觀團組參會參展,大會國際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

亮點五:“政產學研用投”深度融合

大會憑借平臺資源優勢,有效將政府、市場、社會結合,不斷推動前沿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劍橋大學等國內外頂尖學府,云集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期智研究院、鵬城實驗室等權威科研機構,匯聚中金、上海產業投資基金、Linux基金會、啟明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邀請各界相關代表,進行跨界融合的深度交流,展現創新應用落地的突破性成果。

大會期間還將同步舉辦“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民營企業社會開放日”活動。3天開放日期間,設計1場啟動儀式、3組參觀活動和N條參觀線路,積極邀請社會公眾走進人工智能企業,激發全市科技創新濃厚氛圍,提高社會大眾對數字新經濟的關注度。

亮點六:400家企業釋放行業新聲

5萬平方米世博主展覽涵蓋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前沿技術四大板塊,包括大模型、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參展企業預計突破400余家,其中首次參展企業134家,首發首展新品達36款,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

今年還首次設置兩大主題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和“邁向通用人工智能”分別聚焦AI創新成果和未來產業集群布局。此外,還將聯動張江、徐匯和閔行,分別圍繞元宇宙、AI+ART(人工智能與藝術)、機器人等領域打造豐富多彩的場景互動和應用展示活動,讓觀眾更加沉浸式體驗未來科技的魅力,一起擁抱數字未來。

亮點七:首設200萬SAIL獎金

AI技術的發展,不能忽視創新企業的身影。臨港科創投資基金、AI基金、紅杉初創生態展示區將攜一眾創新型孵化科技企業參展。每一個強大的核聚變都來自小小的種子與原子的碰撞。今年還首次設置SAIL(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獎金為200萬元,由東浩蘭生贊助,將進一步加速國際創新項目和優秀團隊落地。

另外,還在實驗室的孵化創新技術今年將大面積以展團形式,向大眾揭露神秘面紗,向公眾展示更多前沿黑科技。

亮點八:深挖億級采購需求

今年大會深度融合企業、媒體、IP資源,聯動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組織百余個采購參觀團,征集了80余項人工智能行業需求,打造20余場采購商配對會,現場將發布百億采購需求,覆蓋智慧金融、智慧工業、元宇宙、碳中和、投融資等領域,鏈接百余家上下游企業,以強專業屬性提升供需匹配度。

同時,大會通過打造“3×24直播間”“AI魔盒”“CEO財經下午茶”“鎮館之寶”等配套活動,進一步激活大會資源,促進行業“共創、共建、共融、共治、共享、共贏”。

亮點九:全民共享科技盛宴

本屆大會重點打造智能化體驗空間,以世博館為中心點,線下會場與線上平臺統一聯動,建設創新性、前瞻性、新奇感、觀賞性強的應用體驗。拓展智能化應用場景,廣泛運用元宇宙、數字人等前沿技術應用,打造“千人千面”數字分身、虛實結合陸家嘴、徐匯AI Tower(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等多個地標打卡、機器人綜合服務等體驗項目。以場景體驗、智慧場館和線上平臺為主要形式,深挖智能化場景沉浸式體驗,開啟“漫游數境未來”的探索之旅。

全面升級線上體驗感,大會云平臺4.0提供定制化界面、智能標簽和智能推薦等服務。線上元宇宙會展平臺,元境星球2.0進一步優化了沉浸式互動技術,更高質量的3D建模、更逼真的場景還原和更低延遲的數據傳輸,深度融合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使用百余幅VR(虛擬現實技術)眼鏡穿梭大會各會場,讓線上觀眾360度身臨其境,全方位感受開幕式等論壇盛況。

亮點十: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

人工智能產業實踐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大會一直致力于為AI發展的中堅力量構建交流平臺。今年大會聚焦戰略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等多層次人才梯隊,策劃AI人才主題論壇、人工智能青年先鋒論壇、開源集市、書友會、人才招聘會等人才活動。

同時,通過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AIWIN)、應用算法實踐典范大賽(BPAA)、黑客馬拉松、團市委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等品牌賽事活動,進一步匯聚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者以及領軍人才和團隊,打造高品質的人才生態。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