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三伏天吃羊肉喝燒酒,體驗千年食俗就在上海莊行伏羊節

評論

上海,作為一座包羅萬象的城市,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底蘊。在這里,最新潮與最傳統相輔相成、水乳交融,構成了 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如果說飛奔向前的城市文明,構成了上海文化的高度與速度,那么歷史悠久的本地傳統,就奠定了上海文化的深度與厚度 。在奉賢區莊行鎮,就有著一種綿延數千年歷史的悠久傳統——伏羊食俗。

三伏天的清晨,坐在街邊來一份羊肉,上一碗羊湯,品一杯白酒,出一身大汗,這種體驗并非單純為了好玩有趣,而是我們的祖先通過千百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的一種食補方式,現在也成為了一種民俗節慶持續至今。2023年莊行伏羊節宣告回歸。7月9日,第十六屆上海莊行伏羊節開幕式將在奉賢區花米莊行盛大舉行,實現“羊肉+燒酒”CP,就在這個初夏。

伏羊食俗流傳千年


【資料圖】

作為漢族傳統美食節日,伏羊節于每年傳統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在江蘇徐州地區有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伏天吃羊肉是對身體“以熱制熱”,排汗祛濕的食補創舉。在民間有著“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

在民間傳說中,彭祖擅長醫術和烹飪,創造了“羊方藏魚”的方法,即用羊肉包裹魚肉,再用藥材煮熟,既能補充營養,又能養生補益 。彭祖時代,徐州地區普遍有食羊之習俗 。在歷史記載中,伏羊節最早起源于漢朝,當時國家把夏季種田分為伏羊和稻麥兩個時期,伏羊時期是從伏羊節到七夕節,稻麥時期從七夕節到中秋節 。在這個時期里,農民們辛勤勞作,在閑暇之余就用自己養的羊來煮湯或者做成臘肉來滋補養生。

不論是哪個版本的來源,都說明伏羊文化在中國土地上存在的時間都已超過了千年 。其誕生于江淮地區,在整個江南廣為流傳,而奉賢區莊行鎮的伏羊文化也已經存在600多年的歷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是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古老、最具影響力的羊肉美食節之一。

莊行伏羊節成為地區性民俗節慶,也就是近十幾年的事 。在許多“老莊行”的記憶里,伏羊文化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常態 。每年入伏,天還沒亮他們就會來到街邊小店,點 一份熱氣羊肉,來一碗羊湯面,再小酌幾口燒酒,露天而坐大快朵頤 。隨著日頭漸漸升起,在酒精與羊湯的作用下,逐漸大汗淋漓, 而發汗就是伏羊食俗最重要的步驟 。在那時的莊行街頭,早上經??梢钥吹焦庵蜃拥氖晨吐耦^吃肉喝酒,吃相雖有些不太文雅,但絕對也算得上是頗具地域特色的景致。

如今,每年入伏以后,在莊行和周邊的街鎮中,在一些路邊小館,天微亮的時候還是能見到這一“盛景”,莊行的伏羊文化已經被賦予了鄉村旅游、傳統文化的特殊屬性,成為了莊行鎮的一塊“金字招牌”。

莊行羊肉天下一絕

說起莊行伏羊文化,當之無愧的主角自然是莊行羊肉,在飲食文化高度發達的奉賢,莊行羊肉依然能夠收獲眾人的一致點贊 。同樣的食材,相似的加工方式,卻因為不同地區廚師細小的習慣差異,演化出千滋百味 。也許正是因為伏羊文化的浸潤,莊行的廚師,歷來以善于料理羊肉而聞名。

奉賢區莊行鎮馬路村村民金明華今年75 歲,從19歲開始學習烹飪,是村里公認最會料 理羊肉的老法師 。曾經經營羊肉館的他已經退休,如今經常義務幫助村民燒羊湯、煮羊肉,每年伏羊節就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清晨5點,他出現在朋友老何家的廚房,將為鄉親準備今夏的第一頓伏羊早宴。

老金選羊,有著自己的標準,只挑選13個月齡的本地優質白山羊,這時的山羊已經發育完全,但尚未進入發情期,從而保證肉質鮮嫩不膻,能夠烹調出最佳的口味 。對于如何才能把羊肉烹調到最佳狀態 ,老金自有獨門秘訣 。動物肉類的異味,大多來自于腥味物質,高溫焯水可以讓它們溶解于水中,從而在保留肉類鮮美的同時,去除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最美味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技巧,水、料酒、姜就是老金燒羊所需要的全部 。但他也固執地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必須用鐵鍋 。通過漫長的實踐,老金證明了鐵鍋才是羊湯的最佳伴侶,遠勝其他任何炊具。是羊肉下鍋時,必須皮朝下肉朝上。 莊行羊肉走的是“爛糊流派”,成功的標志就是皮肉是否足夠酥爛,而這樣的烹飪方式,可以讓相對不易煮爛的羊皮更好受熱,也能避免其與空氣發生接觸從而變硬。

完成了基本操作,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與火候的掌控,一鍋鮮美的羊湯,通常要經過至少3個小時的烹調,一半時間大火加熱, 一半時間文火慢燉 。在此過程中加水也講究,只能加開水,因為加入冷水會極大影響肉質的口感 。經過3個小時的烹飪,此時的羊肉和羊湯已經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羊肉脂肪被溶解為蛋白質,均勻分散在湯水之中,使得湯色呈現令人食欲大開的乳白色。

而羊肉也在持續的高溫燉煮之下,變得酥爛軟糯,原本涇渭分明的皮肉,此時也已融為一體,化作莊行羊肉料理最理想的形態 。精心烹制的羊肉,在出鍋一個小時內,將保持最佳口感,而此時也正好趕上了伏羊吃羊肉、喝頭湯、品早酒的黃金時間。

老金說,最傳統的伏羊烹飪技巧容不得偷懶取巧,他原本可以將羊肉館轉包給他人,又怕失去了傳統味道砸了招牌,索性就自己關店 。眼看這些技藝原本即將失傳,但隨著近年來伏羊文化在莊行鎮的興起,對正宗莊行羊肉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老金的手藝有了傳承的可能,他期待有人能夠繼承自己的手藝,讓莊行羊肉發揚光大。

三年之后重新出發

莊行伏羊文化能夠保存至今并發揚光大,除了深厚的民間基礎,與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奉賢區莊行鎮花米莊行旅游公司負責人仰翠梅表示,作為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大伏天吃羊肉燒酒是莊行地區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飲食文化,有“千年伏羊看莊行”美譽。

每年7月固定舉辦的上海莊行伏羊節,進一步鞏固“羊肉燒酒食俗”這一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 。莊行鎮通過專業團隊策劃伏羊節活動內容,使得辦節思路更開闊,活動更新穎,服務更全面,運作更專業,獲得了廣大市民游客的交口稱贊。帶動景區內農家樂消費,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 農民增收,為莊行的新農村建設助力。

從2008年舉辦至今,上海莊行伏羊節已經走過15個年頭 。闊別三年,莊行伏羊節如今已經“滿血復活”,正全力準備第十六屆上海莊行伏羊節的開幕,在提振經濟、促進消費、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之下,準備再度刷新之前創下的人氣紀錄,歡迎上海市民和各地游客前來體驗伏羊文化的獨特魅力。

今年莊行伏羊節,從7月9日開始,將持續一個月 。在此期間,市民既可以零距離了解傳統民俗文化,又可以近距離體驗“烹羊炮羔,斗酒自勞”的過程。此外,在莊行鎮和羊肉絕配的特產,還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莊行蜜梨,一年里只有28天最佳食用期,恰恰就和伏羊節完美合拍。莊行蜜梨也將借勢此次伏羊節,進一步提升市場品牌效應。

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質,伏羊節開幕現場,還將發布“伏羊節品夏地圖”。地圖集合了莊行精品的吃喝玩樂點位,包含了莊行老街、奉賢莊行郊野·農藝公園、民宿,以及在當地具有代表性的羊肉餐飲等,讓食客 、游客可以暢玩一日 。此外,莊行伏羊節場所也將成為社交平臺博主打卡、作家采風的基地,讓“伏天吃伏羊”成為和“秋風起吃螃蟹” 一樣的民俗風潮。

企業助力百姓獲益

“想到會火,但沒想到這么火?!弊鳛檫B續三屆支持莊行伏羊節的奉賢莊行本土企業,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莊行伏羊節不僅是文化和民俗,更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此過程中許多企業受益頗多,他們的體會尤為深刻。

上海貴酒與莊行伏羊節結緣的契機,是 2020年疫情中,為了感恩抗疫英雄,支持了當年伏羊節宣傳工作。因為在伏羊文化中,酒是極為重要的元素,而上海貴酒正是注冊在莊行的上市酒業,其屬性的匹配度不言而喻。

“當時仍是在疫情之中,但宣傳伏羊節后, 取得的成功令人驚嘆。”上海貴酒找到了莊行鎮幾家頭部的農家樂,希望以伏羊節為契機開展合作,雙方一拍即合。之前幾年這些農家樂伏羊節期間的平均客流量,也就10萬人次左右 。當年經過宣傳,迅速增長到了20多萬人次 。而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又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對于不少當地商家而言,伏羊節兩個月的生意,在一年收入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而餐飲旅游和紅火,也反哺了支持伏羊節文化宣傳的企業 。伏羊節顯著帶動了上海貴酒在本地的銷量,助力消費提振之余,也聯動起上海貴酒“上海影響力工程”的打造。

伏羊文化的發展,讓當地的農家樂、民宿、餐飲、農產品、旅游業增收速度明顯提升,從普通村民到旅游、餐飲從業者,再到本地企業,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利頗豐,形成了政府重視、企業支持、百姓獲利的良性循環。

今年為了繼續支持伏羊文化,上海貴酒提前在虹橋路500號通過“舌尖上的非遺”系列美食跨界品鑒活動,讓白酒文化與莊行伏羊文化開展聯動,宣傳“羊肉燒酒”這一絕佳搭配,讓得伏羊節這項城市級文化 IP有望借勢更上一層樓。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