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上漲、匯率波動、稅費政策,都可能影響機票燃油附加費的價格。
去年2月航空公司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分為10元和20元兩檔,此后燃油附加費持續上調。其中,去年7月燃油附加費漲至100元/200元,為我國自2000年開始征收燃油附加費以來的最高收取標準。
(相關資料圖)
機票燃油附加費今年年內首次上漲。8月1日,在線旅游平臺“去哪兒”收到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九元航空公司等航司消息稱,自2023年8月5日(出票日期)起,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3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60元燃油附加費。
前瞻小提醒,近期有出行打算的朋友,可以在8月5日提前購買機票,減少燃油附加費上漲帶來的損失。
中國民航行業分析
2021年,全行業完成旅客周轉量6529.68億人公里,較2020年增長3.5%。其中國內航線完成旅客周轉量6439.12億人公里,占比98.61%,較2020年增長9.7個百分點;國際航線的旅客周轉量下滑79.5%,僅有90.56億人公里。
從企業競爭角度來看,由于民用航空運輸行業高昂的資金壁壘,因此國內有實力的民航運輸企業多為國有類型,其中以中航、南航和東航三大航司的實力最強。2021年全年,我國三大航空公司中航、東航和南航共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67.95億噸公里,占比66.29%。其中,完成旅客運輸量2.65億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466.05萬噸。
根據民航局在2022年1月發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在2021-2025年間,我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整體分為兩大階段:2021-2022年的“恢復期和積蓄期”以及2023-2025年的“增長期和釋放期”。到2025年,我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將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描繪了未來中國民航業的發展藍圖。根據《規劃》,2023年至2025年將是民航業的增長期和釋放期,重點工作將放在擴大國內市場和恢復國際市場兩方面,預計到2025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9.3億人次,復合增速達到17.2%。此外,中國有望在2035年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民航運輸國家。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