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據接近字節跳動財務業績人士,字節跳動2022年總收入達到了850億美元,同比增長38%;在中國收入為690億美元,同比增長25%,低于2021、2020和2019年的68%、105%和150%。
據報道,截至2022年底,字節跳動在中國以外的日活用戶已達到8.4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2022年字節在中國的日活用戶為8.5億,同比增長了13%。字節跳動的海外收入主要來自TikTok,也包括視頻游戲和企業軟件等其他的國際業務。該公司2022年的海外收入增至160億美元,而2021年為65億美元,2020年僅為12億美元。
(資料圖片)
短視頻市場在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普及,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短視頻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繁榮。從短視頻平臺、內容創作、廣告營銷、直播等各個方面,都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字節跳動作為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最近的財報顯示,字節跳動的業績表現非常亮眼。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旗下短視頻平臺抖音和海外版TikTok的成功。這兩個平臺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成為用戶分享生活、娛樂消遣的熱門選擇。
——從“今日頭條”到“抖音”,互聯網新“巨頭”誕生
2012年3月,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同年8月,今日頭條APP正式上線。
2013-2017年之前,字節跳動先后乘互聯網自媒體紅利之東風,開啟了內容生產,期間相繼上線了“頭條號”、“悟空問答”以及“微頭條”等APP,標志著字節跳動的內容生產平臺的搭建成型。除此之外,字節跳動還在2016年迎上國內短視頻的風口,“火山小視頻”、“抖音”等社交短視頻相繼上線,奠定了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地位。
2017年,字節跳動加大了海外短視頻領域的布局:一方面,火山小視頻的海外版Vigo Video和抖音的海外版TikTok相繼上線,另一方面,公司全資收購美國短視頻應用Flipagram、10億美元收購音樂短視頻平臺Musical.ly,進一步完善海外短視頻市場布局。此外,字節跳動還在國外陸續投資、收購了Dailyhunt、BABE、News Republic 等公司。
在公司擴張期間,字節跳動還實施多元化經營,將業務版圖延伸至金融理財(鈉鎂股票)、電商(放心購、值點)、教育(gogokid)、社交(多閃)等領域,至此,字節跳動“資訊分發+內容社區+短視頻+海外”的核心業務矩陣基本形成。
——全球化階段:海外擴張打開流量天花板
全球化階段,字節跳動公司的“頭條系”APP也在布局海外市場中有明確的發展規劃。一方面,不斷推出現有產品的海外版,包括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火山小視頻海外版Vigo Video和抖音短視頻海外版Tik Tok等。另一方面,收購關聯標的以布局海外,2016年10月,投資印度最大內容聚合平臺Dailyhunt;2016年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2017年2月,全資收購美國短時頻應用Flipagram;11月收購全球移動新聞服務運營商News Republic、音樂視頻分享和互動社交應用Musical.ly。目前Musical.ly全球每天的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北美的活躍用戶占主流。
綜合來看,在國內流量紅利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頭條系以“技術出海+本土化運營”戰略進行全球化探索,其海外用戶截至2018年上半年占比已接近20%,打開了公司海外擴張的流量天花板。
——抖音短視頻用戶規模更勝一籌
目前,抖音和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活躍用戶規模占據整個市場規模的五成以上,抖音的用戶規模更勝一籌。QuestMobile公布的短視頻行業用戶數據顯示,2022年5月,抖音主站月活躍用戶數為6.75億,同比增長7.2%;抖音極速版月活躍用戶數為2.18億,同比增長36.1%;快手主站月活躍用戶數為3.93億,同比減少7.5%;快手極速版月活躍用戶數為2.11億,同比增長21.8%。
The Information表示,字節跳動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私營科技公司之一,最近二級市場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2020年底,其最后一輪股權融資估值為1800億美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未來,短視頻、社交、生活等將會進一步融合。同時,短視頻平臺均積極探索商業化變現,而結合電商發展是最主要的方向。在直播電商風潮興起后,短視頻平臺+直播電商成為市場熱點。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被持續看好,在視頻載體下成為占據用戶使用時間的重量級產品,拼多多、騰訊等持續加碼短視頻賽道,未來短視頻市場仍然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