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資料圖)
2023年的暑期檔已經成為票房的歷史性時刻。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已有三部影片的票房突破了20億,創下了新的紀錄。這三部影片分別是《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和《封神第一部》。與此相比,2018年暑期檔只有兩部影片票房突破了20億。
今年暑期檔的票房能夠超出預期,主要是因為國產影片不斷涌現出票房黑馬。其中,《消失的她》在6月22日上映后率先以黑馬之姿,將原本預期的十多億元票房大幅提高到了如今的35億元。緊隨其后,《八角籠中》繼續點燃觀眾觀影熱情,使得票房沖到了20億元左右。
進入8月,更多的電影即將熱烈登場。除了《孤注一擲》和《巨齒鯊2:深淵》之外,還將有青春片《少年時代》、愛情片《念念相忘》,以及《暗殺風暴》、《學爸》、《燃冬》和《最后的真相》等等眾多影片陸續上映。這些影片將徹底點燃暑期檔的熱度。
今年的暑期檔可謂是國產影片的大顯身手。不僅票房成績喜人,而且影片的質量也備受好評。觀眾們對國產電影的期待與支持也進一步提升,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中國電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那一年誕生了中國第一部電影作品《定軍山》。自那時起,中國電影經歷了110多年的發展。中國電影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輪產業發展時期(1922年-1945年),第二輪產業發展時期(1945年-1976年)和第三輪產業發展時期(改革開放至今)。
——疫情后電影產量大幅度回彈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由于國內經濟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電影生產規模總體上呈現出波動增長的趨勢。然而,由于2020年疫情的影響,國產影片的數量大幅下降,僅為301部。而在2021年,受益于全國范圍內對疫情的有效管控,電影行業復蘇較為迅速。截至2021年12月底,國產影片的數量突破了歷史新高,達到了740部。
——國產電影票房占比維持在60%左右
從國內票房收入結構來看,2016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電影行業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和進口影片票房收入的比例相對穩定,基本保持在60%和40%左右。然而,由于2020年和2021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海外頭部影視企業推遲或取消了旗下影片的發行,導致我國票房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口影片的票房收入急劇下降,占比不到總票房收入的20%。
截至8月13日17時46分,今年8月的總票房(包括預售)已經突破了40億。華西證券表示,暑期檔的票房持續突破,復蘇趨勢已經確定。2023年國產影片的崛起和觀眾的熱情支持共同推動了暑期檔的成功。相信隨著更多優秀影片的上映,今年的暑期檔還將繼續刷新票房紀錄,為中國電影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