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星空攝影師戴建峰在微博表示,接到視覺中國打來的電話,稱其本人的公眾號侵權使用了視覺中國173張照片,要賠償他們8萬多元。而后表示“這些所謂的‘侵權照片’竟然是我自己拍攝的作品。”
中國國家天文官方微博在上述文章的下方評論稱,“我們也收到過類似電話,諸如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的公版圖片都算作他們的版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后視覺中國作出回應:經初步核實,涉事圖片系該攝影師授權圖片庫Stocktrek Images進行銷售,Stocktrek Images又將相關圖片授權給Getty Images銷售。視覺中國作為Getty Images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合作伙伴,擁有對包括涉事相關圖片在內的完整的銷售權利,涉事圖片的銷售授權鏈條清晰完整。會繼續與攝影師保持溝通,妥善處理相關誤解。
收此影響,8月16日,中國股價下跌3.3%,當前市值117億,市值蒸發超3億元。
中國知識產權相關政策發展歷程
建國以來,我國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如今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也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50年,我國制定頒布了《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商標注冊暫行條例》等知識產權法規,對實施專利、商標制度作出了初步的探索。2008年伴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出臺,我國將知識產權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我國發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代表我國朝著世界知識產權強國發展。
國家層面知識產權相關政策匯總
從國家層面政策匯總情況來看,我國在2020-2021年密集出臺了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這將是我國邁向知識產權大國的重要里程,是我國走向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重要方式。2020-2021年我國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匯總如下:
“如果視覺中國沒有相關作品的著作權,假冒著作權人銷售作品版權牟利,或許涉嫌詐騙罪,應承擔相應刑事責任。”四川恒融律師事務所律師項鴻表示。
從維權角度看,知識產權的使用強調平衡理論,既要強調權利保護的重要性,又要防止權利濫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也要保證知識產權合理合法的使用,平衡知識產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