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資料圖】
8 月 21 日,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衛健委日前牽頭組織制定了《北京市互聯網診療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文件提到: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要加強藥品管理,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嚴禁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藥品。并且醫師接診前需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由本人提供診療服務。其他人員、人工智能軟件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提供診療服務。
互聯網診療新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將醫療資源按需分配,減少不必要的面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門診人數,提高了醫院的資源利用效率。
近年來互聯網醫院建設興起。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到2019年,其市場規模達到1336.88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61億元。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趙韡說,目前互聯網診療已成為醫療環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加強同質化的管理和運作勢在必行。
上海新華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主任醫師陳筍認為,互聯網醫療能夠為醫生帶來精準的患者來源,讓對口且專業的醫生給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對醫患雙方都帶來好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