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進口反制措施生效!國內7萬多家日式餐廳該何去何從?【附餐飲行業現狀分析】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8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將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這一措施是對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正式開始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的反制行動。中國的反制措施不僅對日本的水產品出口造成了沉重打擊,也給國內的日式餐廳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據統計,中國大陸的日式餐廳數量大約為7.3萬家,市場規模約1802億元。隨著全面禁令的出臺,這些日式餐廳何去何從是個大問題。

目前市場已經出現了一個悖論,那就是使用日本食材的餐廳,未來必然是無貨可用,而那些原本使用假冒、偽劣日本食材的餐廳,反而能夠存活,但是在明知是“假貨”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去日本餐廳就餐呢?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使用國產或其他國家的食材,也難以保證品質和口感與日本原料相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中國餐飲市場呈現持續復蘇態勢。隨著疫情逐漸控制和消費者信心的恢復,餐飲消費逐漸回暖。線上外賣和無接觸配送也成為市場的主要增長點。日本強排核污水,加上中國限制進口措施,國內日式餐廳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一事件可能導致消費者對日本食品的信任度下降,進而影響日式餐廳的銷售。餐廳業主需要尋找替代性的供應渠道,加強本土食材的使用,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措施,以重建消費者的信心。

——中國餐飲行業達萬億級市場,效益潛力強勁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9萬億增長至2019年的4.7萬億,年復合增長率達10.1%。2020年受疫情影響,餐飲市場規模下滑15.4%至4.0萬億。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國民消費熱情被點燃,2021年餐飲市場規模已恢復至4.7萬億,同比增長18.6%。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接近4.8萬億元。

——中國餐飲行業對GDP拉動效應明顯,98%以上來自消費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聯合研究顯示,我國餐飲業增加值在2018-2020年,均超過1萬億元,2019年為1.31萬億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有所下滑,為1.17萬億元。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聯合研究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餐飲業對GDP的直接拉動效應分別為6494億元、7166億元和5329億元。餐飲業最終需求絕大多數被消費掉,直接效應的98%以上來源于消費。

對于日式餐廳困境,香港餐飲協會會董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首先,他建議餐館老板積極尋找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優質海鮮供應商,以確保穩定的原料供應。其次,他鼓勵餐館加強當地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合作,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提供更多新鮮的本地食材。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隨著我國餐飲行業的復蘇發展,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增強,供應鏈能力成為餐飲企業的核心能力,餐飲逐漸零售化、小面積化和品牌化。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