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7月棉花形勢月報:高溫天氣影響苗情 棉價再創年度新高

評論

7月,全國大部棉花處于開花期,整體長勢好于預期。國內棉價維持偏強走勢,2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上漲至18070元/噸,創本年度以來新高。之后,滑準稅配額和儲備棉銷售政策先后公布,疊加需求端偏弱,月末棉價出現回調。同期,國際棉價也明顯上漲,但是因經濟衰退預期較強,漲幅不及國內。紡織品市場仍處傳統淡季,棉花價格上漲向后道傳導不暢,紗線銷售依然冷清,成品庫存持續增加。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22年度全國棉花產量為662.2萬噸,同比增長14.7%;預測棉花消費量為760萬噸;進口量根據海關總署數據由160萬噸下調至135萬噸,同比下降22%;出口量下調至2萬噸;期末庫存相應下調為867.2萬噸,同比增長4.2%。

一、新疆高溫天氣影響棉花苗情

7月,全國棉花大部處于花鈴期,新疆棉區持續高溫,棉花發育進程晚于常年;內地棉區,月末受降雨影響,棉花倒伏、蕾鈴脫落不同程度發生,但棉花整體長勢好于去年。中國棉花協會調查顯示:截至7月31日,僅27.8%的調查戶反映棉花總體苗情較好,較去年低25.7個百分點。其中新疆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對棉花花鈴生長產生不利影響,發育期較常年推遲10-15天,伏前桃數南北疆均少于常年和去年,全疆僅有4%的調查戶認為棉花苗情較好,較去年低63.8個百分點,65.7%的調查戶認為苗情較差,較去年高59.1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國內外棉價均上漲

7月,受北半球主產棉區高溫天氣導致減產預期增強、供給預期偏緊等因素影響,國內外棉價維持偏強走勢,2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上漲至18070元/噸,創本年度以來新高。3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為17998元/噸,環比上漲694元;月均價為17757元/噸,環比上漲477元,同比上漲1101元。同期,Cotlook A指數月均價為93.2美分/磅,環比上漲0.8%,同比下跌40%,折1%關稅價格為16437元/噸,低于國內棉價1320元。

三、紡企按需適量采購,商業庫存持續下降

7月,國內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創年度新高,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和儲備棉銷售政策相繼公布。月內紡織企業按需適量采購,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繼續下降,但降幅環比略有放緩。截至7月31日,全國棉花商業庫存232.75萬噸,較上月減少56.94萬噸,減幅19.66%,低于去年同期86.65萬噸。出疆棉運輸量保持下滑,當月新疆棉花專業倉儲庫出疆發運量為30.16萬噸,環比下降8.03萬噸,降幅21%,低于去年同期0.73萬噸。

四、紡織需求走弱,成品庫存增加

7月,紡織品市場淡季特征加深,中小企業訂單較少、虧損加重、庫存增加,部分出現停機,總體用棉量和紡織品產量下降。據調查,紗產量和上月相比下降了2.1%,同比仍高4.6%;布產量環比下降了2.5%,同比仍高2.8%。截至7月31日,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工業庫存量為76.85萬噸,環比減少5.37萬噸,同比增加19.04萬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71.2億美元,同比下降18.4%,環比增加0.5%;其中紡織品出口額111.6億美元,同比下降17.9%,環比下降3.6%;服裝出口額159.6億美元,同比下降18.7%,環比增加3.5%。  2023年1-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1697.9億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紡織品出口788.5億美元,同比下降11.9%,服裝出口909.4億美元,同比下降8.3%。

五、棉花進口量環比回升

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7月我國進口棉花約11萬噸,環比增長32%,同比下降7.1%,其中美棉進口量仍居首位,占比為47%;澳大利亞排在第二,占比25%;巴西排第三,占比7%。2023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約68.3萬噸,同比下降45.5%。2022/23年度前11個月(2022年9月-2023年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約125萬噸,同比下降22.9%。

六、紡織企業積極購買,儲備棉全部成交

儲備棉銷售自7月31日開始,至8月21日累計上市銷售16萬噸,紡織企業積極購買,成交率100%,平均成交價格17713元/噸,折3128價格18238元/噸。其中進口棉投放14.6萬噸,平均成交價格17743元/噸,折3128價格18232元/噸;新疆棉投放1.4萬噸,平均成交價格17784元/噸,折3128價格18301元/噸。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