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重大突破!單克隆抗體成功預防移植后器官排斥【附單抗行業市場分析】

評論

圖源:攝圖網

8月31日, 美國杜克大學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成功地使用一種人造抗體防止了腎移植中的器官排斥現象。這一發現為新型單克隆抗體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的應用帶來了希望。現有的預防器官排斥藥物雖然有效,但副作用較多,如抑制免疫系統,增加感染和器官損傷的風險,并可能引發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非免疫并發癥。該研究30日在線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主要研究了一種名為AT-1501的單克隆抗體,該抗體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實驗結果顯示,AT-1501在接受腎移植的靈長類動物身上可以有效防止排斥反應,而無需額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證實了其免疫抑制潛力。在接受胰島移植的動物中,單獨使用AT-1501并不能實現一致的排斥反應控制,但與現有的免疫抑制劑聯合使用卻有效。聯合療法使胰島移植物能夠均勻存活,同時避免了體重減輕和常見的感染問題。


【資料圖】

研究數據支持了AT-1501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提高胰島和腎移植的存活率和功能。對于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來說,這可能是一項重大突破。

2020年全球單抗產品銷售額達2000億美元

單克隆抗體是由單一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體。通常采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雜交瘤(hybridoma)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致敏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B細胞雜交瘤。

全球抗體藥物市場規模1997年為3.1億美元,1999年12億美元,2010年為510億美元(不包括抗體融合蛋白),CAGR為47%,成為近年來CAGR最快的生物技術藥物。2000-2010年,抗體藥物在全球生物制藥中所占份額從10.50%擴張到56.41%,成為生物制藥行業中占比最大的子行業。目前化學制藥工業新藥的推出速度已經逐步放緩,而隨著新靶點的大量發現,單抗類藥物的研發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單抗類藥品在未來有望成為主要的新藥來源。

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單抗領域競爭格局

在單克隆抗體領域,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康弘藥業市場份額占比約為10.5%,其次是信達生物、復星醫藥,市場占比分別為7.5和4.7%。

2025年我國單抗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

就中國市場而言,根據我國22個城市樣本醫院數據,我國單抗藥物市場規模已從2005年的1.2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9億元,連續10年保持高增長。在國外多個單抗已過專利保護期、國內單抗陸續進入地方醫保的利好刺激下,我國單抗藥物未來高增長的態勢必將值得期待。據前瞻預測,到2025年,我國單抗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人民幣。

興業證券認為,中國單抗市場前景廣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政府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視和支持也將推動單抗行業的發展。

招商證券指出,中國單抗市場競爭激烈。目前主要由國內企業主導,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開放,國際巨頭也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進入。因此,國內企業需要加強研發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