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   >  正文

上半年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50.8億元 同比下降8.6%

評論

2020小家電市場火爆,源于突發疫情小家電需求升溫而提前透支消費。從趨勢上看,小家電的增長空間超過大家電而且是穩步增長,而去年的表現是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

因此,今年小家電的表現并非行業景氣度下降導致小家電行業進入下行通道,而是市場趨于理性后的正常表現。

近日,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50.8億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1.19億臺,同比下降8.2%。

其實,小家電的頹勢從今年年初就顯露出來,2021年一季度,小家電零售額為137.1億元,同比增長2.6%,零售量6395.8萬臺,同比提升2.1%。這個增長量同2020年相比下降了至少10個百分點。

從近幾年的市場數據來看,小家電無疑是整個家電行業中為數不多的能夠保持穩定增長的品類之一,但今年上半年出現下滑態勢有多方原因。

大環境看,經濟增長持續向好,疫情不利影響逐漸消散,內需回彈。但由于小家電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家電行業增收不增利,短期壓力增加。

被提前透支的小家電市場還能夠恢復么?

首先,上半年小家電市場同比下降不是品牌和消費能力的問題。

從近幾年的家電市場數據看,小家電無疑是家電產業中增長最持續穩定的品類。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小家電市場一度形成了井噴的現象。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小家電市場規模達4536億元,2012-2020八年間復合增長率高達13.3%。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小家電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復合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

但是,進入2021年的小家電市場并沒有延續2020年的銷售熱度。去年小家電的爆發式增長是多方面因素疊加導致,這樣的爆發式增長也透支了小家電消費需求。小家電市場自2019年以來步入飽和初期,年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其實這才是常態。

上半年小家電同比下降的癥結,不是產品結構和消費能力問題,而是回歸理性市場的正常反應。

其次,小家電海外市場去年同樣有透支行為,再加上受到其他因素的擠壓,因此今年小家電海外增幅并不樂觀。

目前,歐美仍是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主要傳統目標市場,經過2020年疫情影響,海外電商正處高速增長階段。去年小家電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存在透支現象,而今年在亞馬遜事件以及消費者熱度降低情況下,海外小家電的增長或降速。

除此以外,亞馬遜電商“封號”事件對小家電出口或受到影響。從今年4月份開始,國內跨境電商公司們迎來了亞馬遜平臺史上最嚴厲的一波“封號潮”。

5月以來,亞馬遜平臺集中治理范圍繼續擴大。據統計,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亞馬遜平臺上被封店的活躍賣家超過5.2萬,已造成行業損失金額預估超千億元人民幣。此次瘋狂封號的行為不僅給中國跨境電商一次沉重的打擊,也為小家電的海外市場帶來影響。

第三,小家電未來仍有增長空間,但會處于平穩增長的態勢。

當疫情出現后,人們積極響應疫情防控政策,選擇更多時間居家辦公,居家生活,這極大地促進了廚房及生活小家電的消費小高峰。

2020年中國家電市場同比下降14.13%的情況下,小家電行業卻以線上780億元的零售額,同比上漲12.4%;去年下半年,僅雙十一當天的第一個小時,天貓商城的313個小家電品牌的成交額,就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00%。這樣“瘋狂”的增長數據,本來就是“宅經濟”催生出來的,不是正常市場的表現。

今年疫情好轉后,需求減少是小家電銷售量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部分小家電低頻消費屬性、非剛需屬性、同質化特征以及消費者在“后疫情時代”更加理性的消費習慣也是造成2021年小家電行業受挫的重要原因。

奧維云網(AVC)報告顯示,2020年“宅經濟”火熱,加速小家電市場飽和;從短期來看,2021消費者下廚頻次降低,需求減少,更新減少,加之宅家之后帶動的旅游業旺盛,又使得節日促銷期疲弱等等原因都使得小家電市場規模呈現負增長。

可見,小家電從火爆到冷落,都是有跡可循的。被提前透支的小家電市場也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盡管國內小家電市場趨于飽和,但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養生、品質和智能等需求的逐漸提高,高端化、品質化、智能化小家電還是擁有廣闊的市場的,家電品牌應不斷推陳出新,給市場帶來新的增量。

標簽: 小家電市場 透支消費 市場數據 爆發式增長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