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4月26日迎來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年的主題是“女性和知識產權:加速創新創造”。從“參與創新”到“加速創新”,時隔5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再次聚焦女性發明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示,女性占全球人口的近一半(49.58%)。雖然各地區女性都在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才智塑造世界,但她們面臨多種挑戰,創新和創造潛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開發。就女性對知識產權的使用而言,盡管有所進展,但代表性仍然嚴重不足,由此導致從知識產權制度中受益的女性數量極低。在構建經濟復原力成為當務之急的時候,讓女性融入知識產權制度,加速創新創造和業務增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據中國科協統計,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40%,互聯網、生物醫學等領域女性更是占比過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全球專利申請中,女性發明人占比23.7%,遠高于16.5%的全球平均水平。
高校和科研機構之外,科技企業的女性發明人數也在高速增長。科技日報記者從騰訊獲悉,過去3年,騰訊女性發明人的累積人數每年增長超20%。在該公司全球專利申請的6.2萬件中,女性發明人涉及的專利超2.2萬件。如果以騰訊最新公布的女員工數估算,騰訊女性員工人均專利達1.3件。這些專利申請覆蓋人工智能、云計算、虛擬現實、區塊鏈等多個下一代互聯網技術。
我國女性科技人才規模正逐步擴大、結構不斷優化,在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工程實踐等領域均有突出貢獻。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也在政策引導、平臺搭建等方面,為女性創造更友好的科研環境,充分激發女性科技人才的潛力潛能。2021年6月,科技部等十三部門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其中“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部分提到,各方要積極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立足崗位、銳意創新,加強交流合作,產出高水平原創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相關專家稱,高質量科技成果的產出,不僅需要持續且大力度的資金投入,還要有理論研究的科研環境,技術落地的應用場景。在這方面,平臺企業已逐漸成為女性科技人才培育和創新的重地。以騰訊為例,騰訊2022年第四季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3.5%,全年研發支出達到614億元。過去3年,騰訊累計研發投入超1826億元,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網絡安全等下一代互聯網領域建立了前沿實驗室。
在騰訊女性科研工作者中,杰出科學家、騰訊多媒體實驗室負責人劉杉正是一位數百件全球專利的擁有者。該實驗室持續為騰訊各業務和產品提供核心技術與工程優化,在此過程中,劉杉帶領團隊參與了新一代國際視頻編解碼標準制定,總計提交數百項技術提案,其中超過百項被采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