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明源
5月31日下午,我國首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在北京市揭牌成立。集聚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湖國際中心,其職能是為國際科技組織提供基礎設施、辦公條件,并為資金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化服務。集聚區由中國科協與北京市政府合作共同建設,旨在支持國際科技組織在華發展。
近期成立的多個國際科技組織,包括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國際智能制造聯盟和國際介科學組織等均選擇落戶北京。為了服務好這些組織,吸引更多國際組織落地,充分發揮北京作為我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職能,北京市建立了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
國際科技組織的主要工作是在各自專業領域推動國際標準規則的制定、發起國際科學合作計劃、組織國際會議及展覽、興辦科技期刊、設立國際獎項、促進開放科學、支持人員交流、托舉青年人才。在促進學術繁榮和科技資源流動、推動各國開展創新合作等方面,國際科技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動物學會會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埃里克·阿麥卡告訴記者,建立集聚區將有力助推科學家的國際交往。北京在中國國內和世界范圍內都處于絕佳的地理位置,是集聚區的優良選址之一。來自巴基斯坦的國際數字地球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博士生穆哈穆德·保克以他所在的太空研究領域為例介紹說,數據和衛星技術共享都受益于更加密切的國際合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