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忠早在16歲時就知道自己是被抱養的。彼時,因為養父母一家對自己一直視如己出,年輕的他并未太在意這件事。一晃數十年過去,于國忠雖早已成家立業,但落葉歸根的想法卻愈發強烈。為此,他曾多次在內蒙古當地的電視臺、網站上刊登自己的尋親信息。但人海茫茫,投出去的尋親告示全部石沉大海。正當于國忠打算放棄之時,事情卻迎來了轉機。
圖為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岡上鎮下滿灘村,于國忠和親人相擁而泣。南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現在可以通過公安機關采集DNA比對尋親,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你可以去試試!”在內蒙古當地民警的建議下,今年2月,于國忠來到西烏珠穆沁旗公安局進行了血液樣本采集入庫。
經公安機關信息比對,很快在全國DNA數據庫里比中了一個來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岡上鎮的家系。獲悉這一情況后,南昌市南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高度重視,立即安排民警開展調查。經多方走訪查證,很快便確定了一位名為龔大友的男子。龔大友表示,自己確實有一個1964年出生的弟弟,但已失散多年。
消息很快便傳回了內蒙古。于國忠喜出望外,第一時間趕到當地公安機關再次采集血樣。南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通過對于國忠、龔大友二人血液樣本進行檢驗比對,最終確定二人為同胞兄弟關系。
7月14日,經過一天一夜的奔波,于國忠終于來到了南昌市南昌縣岡上鎮下滿灘村。他的哥哥姐姐及其他親友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時。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60年未見,于國忠和親人們相擁而泣。在親友的陪伴下,他來到村內的祠堂,一筆一畫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族譜上。隨后,在堂哥家中,于國忠和親友們一起拍了一張全家福,一場跨越2000余公里的尋親之旅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