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當前信息:維科技術(600152):與浙江鈉創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聚焦鈉離子電池廣闊賽道

評論

2022年9月9日,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維科技術”,600152.SH)與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浙江鈉創”)在浙江紹興簽訂《深度合作戰略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維科技術將聘請馬紫峰教授為技術顧問,為鈉電池研發中心給予全面技術指導。截至目前,研發中心在鈉電池正極、負極、電解液比較和性能測試工藝條件篩選等方面積累了數據并取得了技術突破,開發的鈉電池能量密度150Wh/kg,循環次數3000次。


【資料圖】

同時,維科技術將參與浙江鈉創A輪融資,浙江鈉創將利用募集資本進行鈉電材料產業化產能建設,并對維科技術鈉電池生產優先保證材料供應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維科技術將在江西維科產業園建設鈉電產業化基地,項目初期擬建2GWh鈉電池生產線,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市場。浙江鈉創將出資參與鈉電池產業化基地建設,并對鈉電池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持。該項目將于2022年開工建設,2023年6月實現全面量產。

協議約定,雙方將深化鈉電研發合作,共享各自在鈉離子電池研發的技術積累,聯合申報政府重大科研項目,共同參與制定鈉離子電池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文件的制訂。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維科技術與浙江鈉創就“鈉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展開初步探索合作,試制成功鈉離子電池,且測試結果良好。雙方基于對鈉離子電池未來前景的一致看好和雙方前期合作的良好基礎,本著夯實技術、深挖價值、共謀未來的理念,在鈉離子電池的設計、研發、生產和應用等領域展開深層次、多維度的合作,共繪全球鈉離子電池藍圖。為此,維科技術專門還成立了鈉電研究中心,配備了專業的團隊,深入研究鈉電產業化工藝工程技術難題。

維科技術表示,此次與浙江鈉創的合作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實現鈉離子電芯量產、鈉離子電池廣泛應用的最終愿景。

公開資料顯示,維科技術是以新能源鋰電池為主業,以3C數碼電池和動力電池為核心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作為行業領先的集鋰離子電池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科技型企業、中國鋰電“十強企業”,維科技術具備電芯制造、封裝和系統整合方案一體化能力。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優秀、最安全的鋰電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旗下產業鏈覆蓋電芯的研發與生產、BMS的自研與開發、動力電池的封裝與運維等。

浙江鈉創是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新政策的鼓勵下建立的創新型企業,是國內鈉電領域領軍企業之一,業務聚焦鈉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電芯設計制造及應用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建立鈉電正極材料及其電解液生產與銷售網絡。目前,浙江鈉創擁有美國專利3件,有授權專利23件,申請專利40余件,已建成全球首套噸級鐵酸鈉基層狀氧化物征集材料生產示范線,完成了年產3000噸正極材料、5000噸電解液的生產工藝包設計。浙江鈉創秉承“鈉電、創造、綠色、能源”的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發、生產與銷售新一代動力與儲能電池系統,為智能電網儲能、電動交通工具、分布式儲能、特種用途化學電源,提供綠色環保、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鈉離子電池創新企業。

據相關研究報道,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類似,鈉離子相比鋰離子存在本征缺陷,但鈉離子電池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擁有較好的倍率、低溫和安全性能。眾所周知,鋰資源的全球儲量有限,鋰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為0.0065%,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電池的需求大幅上升,資源端的瓶頸逐漸顯現,成本較高限制了鋰離子電池的大規模應用。相比之下,鈉資源儲量非常豐富,地殼豐度為2.64%,是鋰資源的440倍。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氯化鈉,所以分布廣泛、提煉簡單。

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2025年鈉離子電池整體滲透率預計達到2.3%;其中表前側儲能應用規模最大,約為24GWh,占鈉離子電池市場總體規模的45%;而國泰君安根據鈉離子電池目前已披露擴產計劃測算,至2025年,保守估計國內鈉離子電池出貨量為30Gwh,全球出貨量為36GWh。到2030年,隨著鈉離子電池規模化程度提升,國內鈉離子電池出貨量有望達158.3Gwh,全球出貨量為292GWh。

標簽: 鋰離子電池 解決方案 研發中心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