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印度相關部門統計數據,截至9月2日印度全國植棉面積共計1257萬公頃(折約1.89億畝),植棉進度同比領先7%,持續居于近年較快水平,植棉進度有所放緩。其中,馬哈拉施特拉邦及古吉拉特邦植棉面積同比增幅最為顯著,分別為7%和13%。
很顯然,在2022年印度棉花種植已基本結束的前提下,種植面積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已“板上釘釘”,盡管低于CAI在6月下旬預測的2022年印度植棉面積將增加8%-12%(達到1330-1350萬公頃),稍低于政府設定的目標,但在4-6月份印度北部棉區高溫干旱、7/8月份中部棉區持續大范圍降水(部分地區出現洪澇災害)及糧棉爭地、豆棉爭地、化肥等農資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等等的不利情況下,2022年印度植棉面積增長已達到預期。
據USDA最新報告顯示,2022/23年度印度棉花產量598.7萬噸(與8月報告持平),高于上年度65.3萬噸,同比增幅12.24%(明顯高于印度棉花實際種植面積的增幅);而3月份美國農業參贊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2年度印度棉花產量將達到2770萬包(每包480磅,折合),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截止目前,CAI、CCI等機構并未發布對2022/23年度印度棉花產量的最新預測。但古吉拉特邦、馬邦及南部棉區的部分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對USDA數據普遍持懷疑、不可認態度,認為產量或被高估40-50萬噸。
一方面,8月下旬以來中部棉區的持續降雨(古吉拉特邦、馬哈施拉特拉邦等爆發洪水)和北部產棉區的卷葉病預計導致棉花減產5-7%,尤其中部棉區雖然大幅增種但難以較大幅度增收;另一方面,印度氣象預報顯示,9/10月份印度主產棉區或迎持續性強降雨(但西北地區降水持續不足,干旱較重),包括中部棉區、南部棉區棉花生長都將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單產及棉花品質指標等都存在很大變數;再者,個別種子公司供應了質量欠佳的棉種,導致單產或明顯低于預期且病蟲害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