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環球時快訊】國際周評:棉價進入重要觀察期

評論


(相關資料圖)

10月第二周,ICE棉花期貨先漲后跌,主力12月合約最終收于83.15美分,較一周前下跌1.08美分,盤中最低下探至82美分。進入10月份,棉花價格的下跌速度明顯減慢,市場反復測試前期低點82.54美分,迄今為止仍未有效跌破該支撐位。

國外投資界認為,雖然美國9月份CPI高于預期預示著美聯儲11月會繼續大力度加息,但美國股市卻出現了史上最大的單日逆轉之一,這或許意味著市場在關注通縮之中的通脹部分,隨著股市的逆轉,商品市場會逐漸得到支撐,而從投資的角度看,當前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已經處于低點。國內投資人士認為,盡管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不減,后期還會有更多加息,但美元的大牛市也走過了將近兩年,其核心利好已經基本消化,市場需要提防加息的利空隨時兌現。本次棉價下跌的誘因是美聯儲加息引發經濟衰退和需求下降,而一旦美元出現見頂跡象,風險資產也會逐漸企穩。

與此同時,上周的USDA供需預測也是偏空影響,但棉花價格仍在82美分獲得了支撐,短線走勢趨于橫向盤整。目前來看,雖然棉花消費還在不斷下降,本年度供需趨向寬松,但國外業界普遍認為,考慮到本年度美棉減產幅度較大,當前的價格已經接近生產成本,近一年來棉花價格下跌了5.5%,玉米和大豆則分別上漲了27.8%和14.6%,因此現在對后市棉價過于看空是不適宜的。據美國行業消息,由于棉花和競爭作物比價相對懸殊,部分主產區的棉農已經在考慮明年改種谷物。

隨著期貨價格跌至85美分以下,一些高價原料庫存逐漸消耗的紡織廠開始適當增加采購,盡管總體數量還是很有限。從CFTC報告來看,上周的On-Call合同點價數量明顯增加,12月合約點價增加了3000多手,說明紡織廠已經認為ICE接近80美分接近心理預期。隨著現貨成交量的增加,必然對價格形成支撐。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現在是市場走勢生變的重要觀察期,短期市場或進入盤整,即使下跌空間也不大。從年度中后期看,棉花價格可能得到外部市場和宏觀因素的支持,隨著價格的下跌和原料庫存的消耗,工廠點價和常規補庫會逐漸回歸,在某個時段為市場提供一定上漲動力。

標簽: 有效跌破 心理預期 迄今為止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