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根據美國農業部5月份全球供需預測報告,2023/24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預計為1.162億包,同比增加660萬包以上。棉花供應增加、種植成本下降、棉紗庫存下降和紗廠利潤恢復等因素將促進棉花消費。預計2023/24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為近五年來的第二高,同比增幅達到6%,顯著高于1960/61年度以來的歷史長期均值1.5%。盡管如此,宏觀經濟因素和來自化纖的競爭仍將給棉花消費帶來壓力,全球消費總體水平仍低于歷史長期趨勢線。
2023/24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最大的三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將占到全球消費增長的一半以上,消費量最大的十個國家都將實現消費增長。在經歷了上年度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棉花消費大幅下降之后,宏觀經濟壓力減輕和棉花供應增加預計將支撐棉花消費。美元預期貶值、信用證問題逐漸解決以及能源成本下降預計將促進棉花消費。
棉花消費增長還得到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帶動。棉花消費和全球GDP增速密切相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份的全球經濟展望,2023年和2024年全球GDP預計分別增長2.8%和3.0%。IMF表示經濟展望有不確定性,而且提到了銀行業危機的擔憂、持續高通脹以及其他可能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近期全球棉花消費和全球GDP和人口增長的相關性仍遠低于16年以前全球消費達到歷史高點時的水平。從2006/07年度全球消費達到創紀錄的1.24億包之后,棉花與化纖的競爭以及宏觀經濟挑戰不僅導致這種相關性下降,而且導致棉花消費不穩定。
棉紗和棉花價差的拉大(棉花大約占棉紗成本的一半)也會支撐紗廠利潤提高。預計2023/24年度花紗價差和棉花消費關聯性的波動將會減弱并趨于正常水平,這將促進棉花消費的增長。中國是全球棉紗最大生產國、進口國和消費國,中國的紗線價格是全球紗線價格的代表,將不同棉花產地的紗線價格做比較可以衡量紗廠的盈利能力。
另一個推動棉花消費增長的因素是2023/24年度棉制品供應鏈的庫存水平下降。2021年和2022年海運受阻以及疫情封鎖導致全球紡織品庫存激增和消費明顯放緩,迫使2022/23年度零售商大幅削減訂單。2022/23年度,全球工廠的開工率有所改善,預計復蘇將持續到2023/24年度。隨著疫情影響進一步消退,預計整個棉花產品供應鏈的庫存水平將趨于正常化并支持棉花消費增長。中國經濟復蘇之后家庭儲蓄不斷增加,也將支持國內棉制品的消費。
消費前景的不確定性包括全球棉花生產水平、消費者持續從購買商品轉向服務和商品,以及全球金融緊縮帶來的不可預期的影響,俄烏沖突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這對歐洲來說尤其嚴重,因為歐盟和英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纖維消費品買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