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茫茫,綠韻悠悠。8月,位于四川盆地南緣的高縣,連片桑園隨風起伏,綠涌翠滴,23.5萬畝桑樹匯聚成海,成就了“中國蠶桑之鄉”。桑園里,蠶農穿梭其中,采摘新鮮桑葉。蠶房里,蠶食桑葉,沙沙聲不絕于耳。
近年來,高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自然資源優勢賦秉,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圍繞構建蠶桑全產業鏈條,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一棵棵桑樹,匯聚成碧海萬頃;一片片桑葉,繪就綠色經濟新篇章。
一片桑葉激活增收致富“新產業”
【資料圖】
8月,微風輕拂。走進高縣來復鎮滾坨村,層層疊疊的桑園,嫩葉油綠,長勢喜人。趁雨停空隙,養蠶大戶胡永強正和家人一起搶摘桑葉。
“前兩季喂了27張蠶,總共收入8萬多元。第三季又喂了15張,又能掙不少錢。”桑園里,胡永強一邊采摘桑葉一邊憧憬著這季蠶繭的豐收。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高縣養蠶歷史悠久。近年來,該縣緊扣農業產業基礎與特色,把蠶桑作為助農增收的核心產業,出臺基地建設、蠶桑獎補、技術培訓、農技推廣等多項扶持政策,推動蠶桑產業強勢崛起,現已建成5個現代農業(蠶桑)萬畝示范區。同時,通過培育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形成“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科技興蠶”為抓手,通過“東蠶西引”優品種、“小蠶共育”提質量、“多元利用”增效益,讓高縣蠶桑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截至目前,全縣桑園面積23.5萬畝,居四川省第一位。2022年,高縣全年共發種24.1萬張,產繭1117.5萬公斤,蠶農繭款收入5.45億元,實現蠶桑總產值37.5億元。蠶桑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當地一張響亮的產業“名片”。
“以一片葉,興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高縣縣委書記何勝偉在調研蠶桑產業發展情況時指出,要充分依托高縣蠶桑基地面積大、絲綢龍頭企業強、養蠶農戶技能好等優勢,圍繞強鏈、補鏈、延鏈,進一步延伸蠶桑產業鏈條,形成向蠶桑附屬產品全鏈發展的態勢,加速推動高縣蠶桑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不斷擦亮“中國蠶桑之鄉”金字招牌。
一個產業搭建就業創業“新平臺”
眼下,正值養蠶旺季。走進高縣慶符鎮的四川新絲路繭絲綢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車間內“創精品特色勞務品牌,爭做高州巧手行業標兵”的橫幅標語格外亮眼。12組自動繅絲生產線正飛速運轉,數百名工人奮戰在崗,將萬千蠶繭加工成一束束柔軟潔白的精品繭絲。
作為高縣本土民營企業,該公司創建以來,以桑而興、以蠶而旺、以繭而盛,逐步發展為一家集“桑、蠶、種、繭、絲、綢”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制蠶種10萬張、加工蠶繭3000余噸。
“蠶桑產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這些年,我們通過創建高州巧手(蠶桑)特色勞務品牌,吸納了當地500余人穩崗就業。”該公司副總經理張躍新滿臉欣慰。
為推進桑蠶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在高縣總工會、高縣農民服務中心等部門的指導下,該公司建立勞務品牌企業培訓中心,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企業實現提質增效。目前,該企業獲得各類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智能環控專業化共育工廠、集約化工廠化養蠶模式、收烘精細管理技術等一批批創新成果,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引領高縣蠶桑產業實現從傳統蠶業向精品蠶業邁進。
與此同時,高縣還積極建立健全以“高州巧手(蠶桑)”培訓基地為核心、職業培訓學校為依托、13個鎮培訓實體為補充的培訓網絡體系,將蠶桑栽種技術、專項技能送到田間地頭,累計培訓蠶桑產業人員11萬余人次,就業創業率達到90%以上。
蠶桑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不斷興起。目前,全縣共有17個蠶繭站,23個小蠶共育工廠和386個小蠶共育室,近10萬農村人口從事蠶桑生產。
一枚蠶繭繪就融合發展“新絲路”
一蠶一桑,有效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在全鏈條融合發展的征程上,高縣從未停止探尋的腳步。縣委、縣政府著力在“蠶桑+”上下功夫,推進蠶桑產業一二三產深度融合,解鎖致富“新密碼”。
在高縣蠶桑產業核心區嘉樂鎮人民村,連片桑園碧浪涌動。當地依托蠶桑產業,不僅打造了“天蠶湖”景區、蠶桑民俗文化酒店,還打造了蠶桑文化廣場、蠶桑研學基地,各種以蠶桑為載體的文創產品琳瑯滿目,農家樂里各類桑葉制作的美食被端上了餐桌,蠶桑產業正從傳統的養蠶賣繭向農旅融合轉變,繪就出一幅業興、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如今在高縣,在蠶桑產業的有力帶動下,該縣按照“農業+旅游+文化”的發展思路,深度挖掘厚重的絲路文化,以百里茶桑旅產業長廊、高州桑海經濟圈為載體,串聯境內南絲綢之路“五尺道”沿線景點,積極發展以桑果采摘、蠶桑文化、創意景觀為主題的農桑休閑康養旅游,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如今的高縣,蠶桑產業風生水起、百花齊放。
在嘉樂鎮長豐村,將桑枝“變廢為寶”,形成以桑育禽、以桑育菌、桑枝切片等綜合發展模式。在可久鎮南紅巖村,利用桑園空行發展林下養殖和桑園套種,讓空閑土地“生金淌銀”,實現一地多收。在來復鎮陳垇村,通過發展果葉兼用桑,實現桑葉養蠶、桑葚加工生產桑葚干、桑葚酒,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該縣還積極加大蠶絲蛋白在化妝品、醫療物品、納米材料、微針材料等高新技術產品領域的研發運用,進一步提高蠶桑綜合效益。
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一片葉,一根絲,一條鏈,高縣蠶桑產業正蓄勢“化蝶”,朝著“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全新格局不斷發展壯大。小小蠶寶,阡陌桑田,正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