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A股全年呈震蕩態勢 年內總成交額逾256萬億元

評論

2021年A股即將收官。12月30日,A股滬深三大股指震蕩收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62%,報3619.19點;深證成指漲0.97%,報14796.23點;創業板指漲1.25%,報3322.79點。

回看2021年,A股全年呈震蕩態勢,板塊分化明顯、輪動加快。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儲能、元宇宙等板塊輪番上漲,另一方面,消費板塊整體表現不佳,家用電器、生物醫藥、白酒等呈下跌態勢。展望2022年,有分析認為,明年經濟穩字當頭,股市趨勢性行情或難出現,全年A股市場或呈現“N”形走勢,成長股和小盤股相對占優業績尋底,寬松政策預期支撐A股。

A股:

整體來看,2021年全年A股呈震蕩態勢。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滬深300年內漲幅分別為4.21%、12.02%和-5.56%。值得關注的是,截至12月30日,滬深兩市A股年內總成交額逾256萬億元,年內共有148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額逾萬億元,占比超過總交易日的六成。

中金公司分析,隨著股票市場本身的增值,以及近年來IPO和再融資帶動的上市公司數量和股本的擴張,A股自由流通市值也逐年提升,已突破40萬億元。歷史上,A股自由流通市值對應的換手率具有均值回歸的特征,以2.57%的歷史換手率均值所計算的理論成交額已突破1萬億元。中金公司估計,萬億元成交可能是A股日成交額的新均衡水平。

從板塊來看,今年A股市場板塊分化明顯、輪動加快。一方面,在雙碳政策、元宇宙,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景氣度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儲能、元宇宙等板塊輪番上漲。與此同時,消費品板塊整體表現不佳,家用電器、生物醫藥、白酒等呈下跌態勢。

在A股市場震蕩之際,2021年公募基金規模高歌猛進。中基協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32萬億元。

從業績來看,由于A股市場風格的結構性分化,2021年基金業績亦呈現分化態勢。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有4只基金年內期間漲幅超100%,其中,最高的是東方中債1-5年,漲幅超140%。與此同時,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c等期間漲幅低至-30%以下。

奶酪基金分析認為,今年漲幅較好的上游板塊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漲價,漲價利潤基本留在上游。漲價的成本基本都是由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費企業承擔,所以上游企業股價暴漲,中下游增收不增利,股價持續承壓。但從十月份以后,各類資源品和原材料持續降價,預計明年還有進一步降價空間,因此四季報上中下游企業財報將出現明顯變化,看好明年利潤由上游往中下游不斷轉移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北交所:股價逐漸趨于平穩,業績波動相對較大

回望2021年,北京證交所(下稱“北交所”)鳴鑼開市交易,無疑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又一重要標志性事件,11月15日~12月14日,北交所合計成交478.97億元,第二周開始成交隨開市效應消退而逐步收窄;日均成交量較此前精選層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換手率1.46%,較原精選層提高0.74個百分點。首月11只新股集體上漲,平均漲幅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數由開市前高位回調,但仍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

從市場表現看,北交所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股價逐漸趨于平穩;個股波動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價格走勢較為平穩,市場定價功能進一步完善。投資者參與熱情較高,專業機構積極入場。截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格投資者開戶數超460萬戶,較改革消息宣布前增加約1.7倍。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北交所企業質地較為優秀,成長彈性大,并且與科創板和創業板相比,北交所的估值相對較低,具備投資的性價比。展望2022年,李奇霖認為可以關注三大配置方向。一是高景氣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如長周期戰略下的“雙碳”、高端制造等賽道的龍頭公司;二是從估值角度來看,與滬深市場相比具備明顯修復空間的優質標的;三是北交所的打新收益目前來看較為可觀,可以關注打新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北交所主要面向于創新型中小企業,整體市值相對較低,業績波動也相對較大,這就意味著投資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李奇霖強調,對于投資者而言,應當做到理性投資,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為,對于那些熱門股維持冷靜判斷,不盲目追高。

展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分析認為,2022年,股市的趨勢性的行情較難出現,但中國經濟的轉型的升級仍為股票市場提供了豐富的結構性的機會。首先是貨幣寬松助推,看增速持續高位的成長的賽道。

“基于對貨幣政策趨松的判斷,創業板指仍可實現相對滬深300指數的一個超額的收益。但賽道可能需要進一步細分,比如今年比較熱門的賽道已經估值很高了,明年大家再繼續投資這些賽道的可能性或相對較低。”鐘正生說。

“預計明年PPI、CPI剪刀差是快速收斂。歷史上,當這種剪刀差收斂的時候,中游制造業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往往都是趨于改善的。加之明年重點領域產業政策的支持可期,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專精特新的微觀企業,也符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高增長發展的需要。”鐘正生表示。

建議:

關注“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配置

展望2022年,國金證券分析,資本市場來看,全年A股市場或呈現“N”形走勢,成長股和小盤股相對占優業績尋底,寬松政策預期支撐A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持續下行已經是市場一致預期,不會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因素,主導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來自政策端。

在行業配置上,粵開證券分析,2022年在經濟周期下行階段,A股的配置重心將逐步向“中下游”傾斜﹐供需關系的改善伴隨著通脹的下行﹐帶來中下游行業的盈利修復。同時﹐伴隨著經濟復蘇動能的減弱,政策托底呵護經濟可期。我國較大的巿場規模也有望帶來低碳制造方面的成本優勢,特別是低碳交通和節能建筑領域;此外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有望帶來風光、氫儲能等產業發展機會。

華西證券分析,“成長性、平穩性”是2022年行業配置的重要考慮要素,圍繞著“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配置。六大優質賽道成為配置的方向,新能源、智能化電動車、半導體、軍工、高端/次高端白酒、創新藥、CXO等。

新股申購方面,國安證券提示,盡管2021年12月,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數量較前幾個月有所減少,但還是提醒投資者:打新不再是穩賺不賠了。據統計,截至12月28日收盤,12月份上市的新股中有4只上市首日開盤價便跌破發行價,分布于科創板和創業板。

國安證券認為,在詢價新規下,新股有效報價區間顯著拓展,IPO發行定價由此更趨市場化。同時,隨著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逐步建立,近年來A股市場出清速度明顯加快,投資者需關注相關公司可能存在的退市風險。

標簽: 總成交額 A股市場 小盤股 元宇宙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