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失意,商場得意,達米恩·利拉德(Damian Lillard)創辦的鞋墊公司今年要掙100萬美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1年12月,利拉德與商業伙伴內特·瓊斯(Nate Jones)合作創辦了Move,這是一家專門為運動人群設計鞋墊的公司。瓊斯在與CNBC的采訪中透露,公司創辦首月,通過DTC模式就收獲了12萬美元的營業額,2022年的目標是賺到100萬美元。
兩人此次創業并非心血來潮,而是規劃良久。2019年,瓊斯首次向利拉德提出創辦Move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瓊斯和利拉德都打籃球,而且都曾飽受足底筋膜炎的困擾,他們希望通過一副好鞋墊,幫助運動人群預防、緩解足底筋膜炎等足部傷病。
Move目前有Game Day和Game Day Pro兩款鞋墊,售價分別為39.99美元和59.99美元。兩款產品都配備了加強緩震的雙泡棉系統、提供支撐的X型抗扭片以及一個擁有自主專利的鞋墊形狀設計。從Move官網的介紹可以看到,這個鞋墊形狀能適配85%的消費者。
此外,為了確保鞋墊產品的有效性,Move還與知名足部傷病門診Footcare Express達成了合作。Footcare Express有超過15萬份足部掃描資料,還為不少NBA球員定制過專用鞋墊,能為Move在產品開發上提供大量參考數據。
與足底筋膜炎患者感同身受只是瓊斯、利拉德創辦Move的一個契機,更重要的是,為運動人群開發鞋墊這門生意有利可圖,而且是一片“藍?!?。
瓊斯此前在Goodwin體育管理公司擔任體育經紀人,專門幫助NBA球星在場外開拓商業投資機會和對接品牌合作,已有14年的從業經驗,利拉德也是他代理的球員之一。
在與球員相處的過程中,瓊斯發現大多數球員拿到新球鞋之后都不會直接上腳,要么是對鞋墊進行改造,要么是直接換成定制的矯正鞋墊。
▲詹姆斯送鞋時專門抽走鞋墊。
矯正鞋墊造價不菲,需要經歷儀器測量、醫生問診、按需定制等一系列流程,而且鞋墊屬于消耗品,用久了還得換,成本可能是球鞋價格的十幾倍。因此,球員們把球鞋送給場邊觀眾時,往往都會把鞋墊抽走,只送球鞋。
球員有需求,但體育用品的供給側對于鞋墊生意似乎沒有多少興趣。
“我們和球鞋行業從業者聊過,他們在設計球鞋時都會配上一副高端鞋墊,但品牌在市售時往往會換成一副只值10-50美分的廉價鞋墊,為的是降低成本。而與Foot Locker等體育用品零售商交流時,我們也發現他們并不打算做鞋墊生意。顯然,這是一個待開發的市場。”瓊斯在接受Nicekicks采訪時說道。
其實運動品牌對于鞋墊這件事也不是完全不上心,科比7代、AJ 2011和AJ 2012都曾以可替換鞋墊作為球鞋的主要賣點:
· 科比7代提供兩個鞋墊,速度模塊是Phylon泡棉中底加前掌、后掌Zoom氣墊的配置,力量模塊則是全掌Cushlon泡棉中底的配置;
· AJ2011提供兩個鞋墊,藍色鞋墊采用前掌、后掌Zoom氣墊,適用于速度型球員,紅色鞋墊采用3/4掌Air Sole氣墊,適用于爆發力強的球員;
· AJ2012提供三個鞋墊,綠色鞋墊搭載了后掌Zoom氣墊,藍色鞋墊搭載了前掌Zoom氣墊和后掌Air Sole氣墊,橙色鞋墊搭載了全掌Air Sole氣墊。
從配置來看,科比7代、AJ 2011和AJ 2012都是將鞋墊、中底統一成模塊,通過可替換的方式,讓消費者“定制”自己的球鞋。但不知道是因為成本太高,還是因為玩法復雜“勸退”消費者,這種可替換鞋墊的模式并沒有一直延續下來。
因此,指望運動品牌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去做鞋墊生意,不太現實。至于現有的鞋墊品牌,在為運動人群開發鞋墊這一細分領域中也沒有做得很大。在瓊斯看來,像Dr. Scholl’s這樣的老牌鞋墊品牌,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不大可能冒險投入去開拓一個全新的品類,而這就是Move突圍的好機會。
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估算,全球鞋墊市場預計將在2027年達到45億美元規模,Move希望通過相對“偏門”的生意分一杯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利拉德這位球星老板之外,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賈馬爾·克勞福德(Jamal Crawford)和馬蒂斯·賽布爾(Matisse Thybulle)等NBA球員全都是Move的投資人。
NBA球星云集,對于Move來說就是現成的宣傳資源。保羅的兒子“CP 4”算得上是NBA的童星,從小就跟著父親出席各種重要場合,獲得了不少關注度。在投資Move之后,“CP 4”也順理成章地用上了他們的產品,這就是一個極佳的宣發案例。
接下來,Move希望在今年拿到一輪200萬美元的融資,所得資金將用于業務拓展?!拔覀兡壳斑€是專注于籃球領域,后面才會向其他運動拓展,比如排球?!杯偹瓜駽NB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