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把芋頭堆放整齊。
芋頭必須切成長條形狀。
將揉搓后的糯米粉團,用木棒壓成薄片,用于包裹芋頭。
用糯米面皮將芋頭包裹起來。
準備蒸“財通四方”。
恭城油茶中,加入“財通四方”,倍顯與眾不同。
被譽為“中國咖啡”的恭城油茶,2022年11月成為“世界非遺”后,再次名聲大振。 恭城油茶,不僅僅是喝油茶,其豐富的配菜、糕點小吃,照樣令人難忘。其中,恭城“瑤妹子”自創的“財通四方”,更是錦上添花,成為一道名菜。 “瑤妹子”吳彩珍是地道的恭城人,做了24年的恭城油茶。據吳彩珍介紹,她從小愛好自己動手煮吃的,喜歡做一些地道的家常菜。成年后的吳彩珍,在恭城當地做起了油茶生意。她除了制作一些“接地氣”的艾葉粑、小籠包、船上糕等食品外,一直在琢磨如何創新。8年前,她看到當地農戶發展芋頭產業時,靈機一動,準備在芋頭上做文章。 說干就干。吳彩珍起初用米粉和芋頭,制作成“芋頭夾”,但視覺感和嚼勁不足。于是,她又反復做試驗。她用糯米粉作基礎,將煮熟后的芡粉,加入糯米粉進行攪拌,使勁揉搓。然后將精選回來的芋頭切成長條狀,并將芋頭堆放整齊,還要切掉芋頭的兩端,選擇口感最好的粉糯部分備用,再把的糯米粉團用木棒壓成薄片,將切好的芋頭包裹入內。最后,在糯米面皮外層裹上一些白芝麻,就可以蒸煮了。 蒸20分鐘后,再將其切成四方形狀,至此,一道別具一格的特色佳肴全部完工。吳彩珍給它取名叫“財通四方”,寓意大家吃了這道佳肴,會財源滾滾,四方掙錢。 的確,從外觀上看,“財通四方”方方正正,與眾不同。吃起來,嚼勁十足,口感香甜。為了這道菜,竟有南寧、玉林、永州等外地游客“吃不完兜著走”。有的游客品嘗后,還要單獨購買,帶回去贈送親朋。有一些飯店老板特意請吳彩珍制作,通過快遞的方式運到桂林,并在桂林出售。 “財通四方”的成功,讓吳彩珍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她說,也許大家喜歡這道菜的原因,就是吃出了家鄉的味道吧。
來源:桂林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