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信息科技變革推進轉型 國產化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已成未來發展趨勢-全球球精選

評論

“當前金融核心業務系統改造已步入深水區和攻堅期。”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騰訊金融云國產化戰略峰會上如是表示。

近年來,科技領域快速進步,銀行業務跨越式發展,在此環境下,銀行傳統核心系統面臨著諸多挑戰。在當下的時代里,變革與創新對銀行業信息科技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以云計算平臺、分布式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等為代表的國產化技術軟件逐步走進大眾視野,隨著銀行核心IT從業者和各類廠商的不斷實踐和經驗積累,國產化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圖】

騰訊云聯合神州信息、長亮科技、中電金信等頭部ISV發布《騰訊云銀行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為金融行業提供了核心系統轉型到分布式架構的設計思路與實踐方法論。白皮書認為,分布式轉型是銀行核心升級的必然路徑,也是最優路徑。

銀行業信息科技正處于加速變更和創新轉型的關鍵期

從今年年初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再回顧到自去年央行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金融科技作為金融創新的技術驅動,已經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引擎。數字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演進,也為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注入了充沛的活力,是的金融科技逐步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商業銀行在業務系統建設上,一直是電子化、數字化追尾成熟且全面的行業之一。

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支付的飛速發展,銀行業務持續飛速發展和變革,在過去十幾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大轉型:網點轉型、渠道轉型、開放銀行。網點轉型,從傳統物理網點向“線上云網點”轉型,大量必須在現場網點柜臺辦理的業務,可以通過遠程視頻銀行實現流程閉環。渠道轉型,從傳統ATM、STM等用戶指出渠道,向線上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社交銀行等客戶主動自主渠道不斷拓展延伸。開放銀行,金融服務以開放的形態嵌入到用戶衣食住行的多樣場景之中,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無處不金融。

信息科技變革的內外驅動力共同推進銀行轉型:過去的信息科技體系以集中式架構為主,而數字經濟時代更加強調核心技術體系的開放和自主掌握,整個技術體系存在非常強烈的轉型升級訴求,這是內在驅動力;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銀行業務的渠道多樣性和營銷多樣性,也不斷要求信息科技更加敏捷、彈性、智能和安全,這是外在驅動力。正是內外的共同驅動,使得當下銀行業信息科技正處于加速變更和創新轉型的關鍵期。

在銀行信息科技建設工作中,核心業務系統承載“存、貸、匯、銀行卡、清結算、核算”等核心交易,也普遍被認為是信息科技建設工作的核心。基于銀行客戶的調研經驗,核心業務系統是否成功轉型升級,也成為衡量信息科技變革成功的關鍵標志,這是銀行的普遍共識。

銀行核心系統作為IT建設最為關鍵的應用系統,支撐著整個銀行的商業運轉,其業務系統的高并發、高穩定和存儲數據的安全性等一直丟失銀行IT管理者日思夜想的關鍵問題。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指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自主創新是金融安全和長遠發展的基石。”

在過去十幾年的金融IT建設歷史過程中,高度依賴海外公司在關鍵技術平臺的能力;在最近的幾年,以云計算平臺、分布式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等為代表的國產化技術軟件逐步走進大眾視野,隨著銀行核心IT從業者和各類廠商的不斷實踐和經驗積累,國產化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分布式轉型是銀行核心升級的必然路徑和路徑

問題隨之而來,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如何進行轉型?技術體系建設的趨勢和發展方向是什么?什么樣的路徑才是適應銀行自身情況的最優路徑?白皮書認為,“分布式轉型是銀行核心升級的必然路徑,也是最優路徑。”

集中式架構支持了近30年來國內銀行業進入PC時代,實現數據大集中的發展歷程。從業務邏輯上來看,集中式架構是把應用開發過程中,業務邏輯集中起來,以實現業務上線為目標,并不太多得去考慮在架構設計上如何讓各個業務板塊松耦合,帶來的問題也是業務邏輯太集中,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業務改動修改上線時間動不動就需要幾個月和典型互聯網企業的按天迭代,上線前還能動態進行修改的敏捷迭代相比,在競爭中就會處于不利的態勢,

因此,這些年來從業務層面,銀行核心系統其實已經在不斷進行轉型去集中化。中國銀行軟件中心副主任工程師李小平表示,新一代技術基礎的構建不僅僅是產品“替代”,還涉及應用架構轉型升級、技術能力釋放。對于一般業務系統及關鍵業務系統轉型的迫切需求,中行按照“技術架構轉型與產品替代戰略并行”策略共同推進。在推進分布式架構轉型、應用產品規模上云的同時,中行也積極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從而為業務轉型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招商銀行云數據庫中心總經理杜志明表示,招行云包括原生云(ACS)和金融交易云(FTC),這兩朵云是招行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新基建。原生云平臺(ACS)緊跟先進公有云技術特征,將傳統開放系統能力打造為云服務,支持招行在云時代快速創新;金融交易云平臺(FTC)用成熟穩定的分布式架構替代傳統主機架構,解決海量交易、數據性能容量及主機不可持續升級等問題。

中信建投證券信息科技部總監李劍戈介紹,中信建投證券自2020年開始啟動國產化改造相關工作,逐年擴大改造范圍。到2023年,預計完成50余個系統的國產化改造。中信建投證券充分利用國產化數據庫、大數據平臺、中間件及操作系統,加速推進業務系統全面國產化的進程。

在白皮書看來,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從集中式完分布式發展的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方面,集中式架構的最大問題是相關技術體系掌握在少數一兩個國外廠商手中,整個技術體系是封閉不開放的,這是目前行業公司必須要進行的改變。另一方面,集中式架構對硬件依賴較高,邊際擴容成本高效益低,并非可持續的架構,且存在硬件老化停產所帶來的風險,需要提前規劃新一代核心的技術架構轉型。

此外,集中式架構的內部模塊松耦合、無法獨立發布,導致整體迭代低效,無法很好適應未來敏態業務的場景,需要重新設計應用機構,使其支持松耦合、可組裝的業務模塊,并能支持各模塊間自治與獨立演進的技術體系。

白皮書總結,銀行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需要具備的主要特點有:以客戶為中心,千人千面;快速創新能力,差異化服務能力;統一的客戶賬戶管理能力;雙速迭代能力,支持敏態業務發展;高可用、高性能、高擴展、易運維;自主可控,開放架構不受集中式技術與硬件限制。這些技術特點都指向了基于開放體系建設的分布式架構路線,因為具備了技術多元性、開放性、標準化等特點,生態豐富且易于集成;不依賴具體硬件,可通過橫向擴容來擴展業務的吞吐量;同時,更適應松耦合的應用架構,由眾多技術框架和工具可支持業務模塊的獨立自治。其中微服務又無疑是當下分布式架構建設中最為主流且成熟穩定的方案,是未來幾年銀行核心系統轉型大浪潮中的必然選擇。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