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攝影報道
5月19日上午,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莫礪鋒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開啟“東坡大家講”。本次演講中,莫礪鋒以“風雨人生中的人格典范”為題,分享自己多年來對蘇軾其人其文的深刻體悟。
“超級蘇迷”莫礪鋒的精彩講解,也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蘇迷們?,F場,既有來自廣東惠州的蘇迷身穿宋代服飾,翩然而至。也有來自陜西渭南的蘇迷早上六點起仍聽得津津有味,連說三個“太好了”!
(資料圖片)
莫礪鋒教授帶來精彩講解 攝影 周琴
現場來了個“蘇東坡”:
要超越和突破需要真正“放下”
當天,莫礪鋒教授在臺上講蘇東坡。臺下聆聽的觀眾中,竟然有一位身著宋代服飾的“蘇東坡”!怎么回事?
這位“蘇東坡”名叫李好,來自廣東惠州,是一名旅游自媒體博主。此前在惠州時,他就有拍攝很多蘇東坡寓居惠州的故事。他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因為5月19日活動當天是中國旅游日,他也借此機會,以一個蘇迷的身份來到三蘇祠,開啟尋找蘇東坡足跡的首站。
來自廣東惠州的自媒體博主李好 攝影 周琴
穿著宋代服飾,來到三蘇祠,與莫礪鋒教授的講座“不期而遇”,這對李好來說是偶然,卻也是一種特別的緣分。
“我覺得莫教授講得很接地氣”,李好說,蘇東坡在黃州的故事特別打動他,“在黃州的時候他就完全放下了。越放下越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反而解脫了。我們要超越和突破很多時候是要真正地放下。”
一家三口從陜西而來
“真的是不虛此行”
莫礪鋒教授的講座結束后,來自陜西渭南的付曉妮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連說了三個太好了:“蘇軾真的太好了,講座太好了,三蘇祠太好了?!?/p>
來自陜西渭南的付曉妮 攝影 周琴
付曉妮是一名銀行職員,這次是跟兒子、丈夫一起,特意請了一天假來到眉山?!拔覀兊穆眯幸捕酥黝},就叫做尋訪蘇軾文化之旅。”付曉妮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三蘇祠是此行的第一站。為了能趕上當天九點的“東坡大家講”,她和家人早上六點就起床從成都坐動車到眉山。盡管舟車勞頓,但莫礪鋒教授深入淺出的講座內容,讓她完全沉浸在其中,“覺得時間特別短,真的是不虛此行?!?/p>
“莫教授覺得蘇東坡走完黃州惠州儋州,第一要素是堅韌,我很認同。我想沒有一個人能夠在經歷這么大的人生波折后,還能這么淡定和曠達。蘇東坡的堅韌來自自信心,這對自己的觸動很大?!备稌阅萏寡?,自己已經30多快40歲,時常有焦慮和不自信的時候?!岸颊f40歲也是另一個20歲的開始。我也時常在想,應該如何在今后的人生中如何去塑造這種自信,更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狈祷厮押?,查看更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