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新時代民歌文化論壇暨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揭牌儀式舉行 世界微速訊

評論


【資料圖】

5月18日,新時代民歌文化論壇暨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揭牌儀式在思源湖校區圖書館舉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崔佐鈞,自治區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趙成光,南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勇富,南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市長張自英,學校黨委書記卞成林,校長謝尚果等領導以及近百位國內知名音樂家、民歌藝術家、文化學者及民歌教育工作者與會。學校黨委副書記陳銘彬主持儀式。

會上,崔佐鈞、趙勇富、張自英、卞成林共同為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揭牌。

崔佐鈞表示,民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民歌文化源遠流長,資源豐富,形成了五彩斑斕的廣西民歌文化體系。希望以新民歌為紐帶,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新民歌為媒介,展現新時代的廣西新形象,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趙成光表示,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致力于民歌藝術教學研究,充分挖掘民歌中蘊含的人文價值和審美價值,將不斷豐富自治區學校教育資源,為提高自治區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做出積極的貢獻。

趙勇富表示,黨的二十大對文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增強了我們對文藝事業和民族文化工作的信心;要牢牢抓緊文化自信對民族文化發展的引領作用,借助區位優勢,發揮民族文化特色,建設面向國際化的大都市,打造對外交流窗口。

謝尚果表示,民歌學院的成立不僅是學校新時代內涵式發展的自身需要,也是推動地方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學校將全力支持民歌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主動肩負起傳承和創新民歌文化的光榮使命,抓好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核心要素,大力推動廣西乃至全國民歌的高質量發展。

揭牌儀式后,還舉行了新時代民歌文化論壇,論壇圍繞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歌的對外傳播實踐與策略、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中民歌的傳承與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校的民歌教學研究與實踐、新時代劉三姐歌謠文化的新認知、廣西及東南亞民歌研究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展開學術研討。

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是全國首家以“民歌”命名的教學型、研究型藝術類學院,將依托學校民族學、音樂表演、音樂學、舞蹈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相關學科、專業和現有師資基礎,以培養新時代專業民歌人才為目標,致力于在“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打造一所集民歌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特色學院,將民歌與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民歌中蘊含的文化根脈,推動民歌資源保護和民族文化傳承,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促進南寧民歌藝術發展,擦亮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品牌,助力首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以民歌為媒,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為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做出貢獻。

據悉,新時代民歌文化論壇暨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揭牌儀式是2023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暨第24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論壇期間,還特別邀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同臺獻唱,帶來《蟬之歌》《迎客歌》《貝儂阿柳》等歌舞表演。(作者:陳俊源李玉瓊廖紫林黃圣琦周伊林實習記者:李心語)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