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 羲和/作者 肖直 西洲/風控
2018年5月28日,河北廣電無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線傳媒”)的前身河北廣電無線傳媒有限公司,獲得其實控人開展IPTV集成播控服務的授權。但在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間,因實控人未取得該授權,無線傳媒在此期間無法按照《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履行相應備案程序。在此背景下,無線傳媒擬沖擊創業板。
觀其身后,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已出現下滑,并且IPTV增值業務收入及占比也走低。此外,IPTV業務與OTT業務存在競爭關系,且近年來國內IPTV的用戶規模及增速均不及OTT。在此背景下,無線傳媒不少同行已布局OTT業務,但無線傳媒仍打算繼續深耕IPTV業務,未來如何保證其業務成長性?
(資料圖片)
需要指出的是,無線傳媒的合作客戶,除了與無線傳媒共同打造IPTV業務以外,還在河北省內自主開展OTT業務,并且其OTT業務具備的多項功能與無線傳媒存在競爭和替代關系。除此之外,無線傳媒為謀求該名重要客戶大力推廣其IPTV業務,曾在相關案件中單獨承擔了一千多萬元的賠償款。但該名客戶在線下推廣中,均首推“自家”產品,基于此背景,無線傳媒的移動側IPTV用戶數不增反跌。
一、IPTV用戶數及增值業務收入雙降,營收最近三年復合增長率不足2%
IPTV,即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以電視機為顯示終端,中央和省兩級IPTV集成播控平臺引入內容并集成播控后,規范對接到電信運營商架設的專網定向傳輸通道,向公眾提供包括廣播電視節目等視聽節目及增值服務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從2021年年末到2022年年末,無線傳媒IPTV每半年度的用戶數均存在減少的跡象。異于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IPTV用戶數走勢。同時,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及占比均下滑。
1.1 無線傳媒從事IPTV集成播控服務,影響收入的重要因素為IPTV用戶數
據無線傳媒簽署日2022年10月9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無線傳媒主營業務為IPTV集成播控服務。
根據提供節目內容、終端用戶付費方式的不同,無線傳媒IPTV業務細分為基礎業務、增值業務和購物頻道傳輸服務。
基礎業務主要向終端用戶提供直播和基礎點播視聽節目服務,增值業務主要向終端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點播視聽節目服務,購物頻道傳輸服務主要為購物頻道的運營方提供頻道落地服務。
其中,無線傳媒IPTV業務的收入主要由電信運營商業務分成產生,IPTV業務用戶人數的多少,直接影響電信運營商的業務收入,進而影響其IPTV業務的分成收入,因此IPTV用戶數量是影響無線傳媒收入的重要因素。
1.2 按照半年度數據看自2021年年末起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逐期減少,同行均呈上升趨勢
據無線傳媒簽署日為2021年11月19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2021年11月版招股書”)及招股書,2018-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各期末,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分別為1,183.32萬戶、1,484.34萬戶、1,505.73萬戶、1,561.44萬戶。
據招股書及簽署日為2023年3月29日的《河北廣電無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以下簡稱“首輪問詢回復”),2019-2021年度、2022年1-6月以及2022年度各期末,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分別為1,484.34萬戶、1,505.73萬戶、1,547.3萬戶、1,543.32萬戶、1,541.01萬戶。
也就是說,按照年度數據來看,2018-2021年年末,無線傳媒的IPTV用戶數量在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年末則略微下滑,同比減少0.41%,整體保持穩定。
但實際上,按照半年度的數據來看,相較于2021年6月末,無線傳媒的IPTV用戶數量自2021年年末起則在逐期減少。相比2021年6月末,無線傳媒2021年年末IPTV用戶數量下降14.14萬戶;相較于2021年末,無線傳媒的2022年6月末IPTV用戶數量下降3.98萬戶;相較于2022年6月末,無線傳媒的2022年年末IPTV用戶數量下降2.31萬戶。
與此同時,從半年度數據來看,無線傳媒同行業可比公司IPTV用戶數呈現上升趨勢。
據招股書,此番上市,無線傳媒選取了5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分別為廣東南方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媒股份”)、重慶廣電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數傳媒”)、??淳W絡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垂煞荨保①F州多彩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彩新媒”)、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芒果超媒”)。
據2021年11月版招股書、招股書及新媒股份2022年年度報告,2018-2020年度、2021年1-6月、2021年度、2022年1-6月以及2022年度各期期末,新媒股份IPTV用戶數分別為1,475萬戶、1,800萬戶、1,840萬戶、1,938萬戶、1,958萬戶、2,012萬戶、1,985萬戶。
據2021年11月版招股書及重數傳媒簽署日分別為2021年12月27日、2022年12月26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重數傳媒2021年招股書”、“重數傳媒招股書”),2018-2020年、2021年1-6月、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各期末,重數傳媒IPTV用戶數分別為433.8萬戶、467.88萬戶、473.6萬戶、493.03萬戶、487.03萬戶、523.68萬戶。
據2021年11月版招股書、招股書及??垂煞莺炇鹑諡?023年3月27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垂煞菡泄蓵保?,2018-2020年度、2021年1-6月、2021年度、2022年1-6月以及2022年度各期末,海看股份IPTV用戶數分別為1,307.71萬戶、1,415.48萬戶、1,482.12萬戶、1,517.19萬戶、1,546.07萬戶、1,665.1萬戶、1,649.73萬戶。
據招股書及簽署日為2023年4月10日的《關于貴州多彩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以下簡稱“多彩新媒首輪問詢回復”),2019-2021年度、2022年1-6月以及2022年度各期末,多彩新媒IPTV用戶數分別為384.26萬戶、588.3萬戶、707.7萬戶、792.86萬戶、876.49萬戶。
需要說明的是,截至查詢日2023年6月5日,芒果超媒并未公布其IPTV用戶數。
可見,從半年度的數據來看,2021年年末起,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逐期減少,與此同時,無線傳媒可比公司IPTV用戶數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
不僅如此,IPTV增值業務收入,也將影響無線傳媒的業績情況。
1.3 自稱若IPTV增值業務收入不能快速提高,將會進入行業發展瓶頸期
據招股書,隨著寬帶網絡滲透率以及IPTV業務滲透率的逐步飽和,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量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用戶數量增速將會下降,如IPTV增值業務收入不能快速提高,IPTV業務收入增速亦將下降,IPTV業務將會進入到行業發展瓶頸期。
但《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研究發現,無線傳媒的IPTV增值業務及占比,在經歷了短暫上升后出現明顯下滑,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亦開始走低。
1.4 IPTV增值業務收入及占比均下滑明顯,用戶數及轉換率亦走低
據2021年11月版首輪問詢回復,2018-2020年末及2021年6月末,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分別為7,436.83萬元、10,655.2萬元、12,662.45萬元、5,931.2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39%、19.37%、20.25%、18.08%,各期末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分別為89.68萬戶、76.84萬戶、116.95萬戶、108.42萬戶。
據首輪問詢回復,2020-2022年末,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分別為12,662.45萬元、13,265.33萬元、10,690.9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25%、19.81%、16.61%,各期末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分別為116.95萬戶、85.17萬戶、84.33萬戶。
經《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計算,2018-2022年,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的客戶轉化率,即IPTV增值業務訂購用戶占當月基礎用戶的比例分別為7.58%、5.18%、7.77%、5.5%、5.47%。
可以看出,2022年,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出現下滑。并且,2021年起,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也開始下跌。而近三年,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的客戶轉化率同樣逐年走低。
再來關注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情況。
據首輪問詢回復,2020-2022年,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分別為11.66元/月、9.91元/月、10.09元/月。
2020-2021年及2022年1-6月,海看股份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分別為12.01元/月、11.44元/月、10.98元/月。同期,多彩新媒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分別為19.11元/月、15.31元/月、14.91元/月。
可以看出,無線傳媒及同行業可比公司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均呈下降趨勢,并且,無線傳媒各期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均小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簡而言之,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下跌,IPTV增值業務戶均創收同樣呈下滑趨勢且低于同行,則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或難以有效提升。
1.5 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復合增長率僅1.82%,而創業板鼓勵該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
據招股書,無線傳媒自稱其注重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科技創新,實現了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符合創業板定位,屬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
然而,無線傳媒營業收入的最近三年復合增長率或不達標。
據2021年11月版招股書,2018-2020年,無線傳媒營業收入分別為4.33億元、5.87億元、6.31億元。
經《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計算,2018-2020年,無線傳媒營業收入三年復合增長率為20.71%。
盡管上市申報期間,無線傳媒2018-2020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剛達標,但實際上最近三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或未能夠到“及格線”。
據首輪問詢回復,2020-2022年,無線傳媒營業收入分別為6.31億元、6.72億元、6.54億元。
經《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計算,2020-2022年,無線傳媒營業收入三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82%。
上文提到,IPTV用戶數及IPTV增值業務收入,均會影響無線傳媒IPTV業務的發展。而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及增值業務收入均呈現下滑趨勢,其主營業的成長性將如何保證或難以成長。
據2022年12月30日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第三條,本所支持和鼓勵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一)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最近一年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二)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三)屬于制造業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或者數字經濟等現代產業體系領域,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
據招股書,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2.1.2條之規定,無線傳媒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一)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
顯然,無線傳媒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遠低于20%,或與創業板定位不符。
除此之外,無線傳媒可比公司重數傳媒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同樣也低于20%。
1.6 可比公司重數傳媒的營收三年復合增長率為0.42%,2023年撤回創業板上市申請
據深交所公開信息,2020年12月29日,深交所受理重數傳媒創業板上市申請。
據重數傳媒招股書,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重數傳媒營業收入分別為2.69億元、2.72億元、2.71億元、1.32億元。
經《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計算,重數傳媒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0.42%。
2023年2月24日,重數傳媒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2023年3月3日重數傳媒終止上市。
總而言之,IPTV用戶數及增值業務收入是影響無線傳媒收入的重要因素。然而,從半年度的數據來看,2021年年末,無線傳媒IPTV用戶數開始下跌。2022年,無線傳媒IPTV增值業務收入也出現下降,其IPTV業務或已進入行業發展瓶頸期。
此外,無線傳媒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僅為1.82%,遠低于創業板發行上市標準中的20%指標。在此情況下,無線傳媒的業務成長性是否存在不足,是否不符合創業板定位?或該打上問號。
問題不止于此。
二、國內IPTV用戶規模及增速均不及互聯網電視,而無線傳媒暫無OTT布局計劃
與IPTV不同的是,OTT指的是互聯網電視,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利用互聯網為傳輸通道,經互聯網集成機構進行集成后,向公眾提供視聽節目及增值業務。
需要指出的是,IPTV用戶規模及增速均不及OTT,并且無線傳媒已有可比公司向OTT領域拓展。在此背景下,無線傳媒仍繼續大力發展IPTV業務,競爭力或現“短板”。
2.1 無線傳媒主營業務為IPTV,與OTT互聯網電視存在競爭關系
據招股書,無線傳媒主營業務為IPTV集成播控服務。
而在電視端,除IPTV之外,終端用戶亦可選擇有線電視、OTT等方式進行電視節目收看;除電視端外,PC端和移動端亦是終端用戶收看視聽節目的重要可選方式。
即是說,IPTV與有線電視、OTT互聯網電視均存在競爭關系。
2.2 OTT發展不受地域限制,2019-2021年國內用戶規模及增速均高于IPTV
據首輪問詢回復,IPTV與OTT整體上呈現競爭性格局,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
對比IPTV業務與OTT業務,在內容資源方面,IPTV可以提供電視節目直播、時移、回看,視頻(含電視節目)點播及增值業務等內容資源。OTT可以提供視頻點播、增值服務等內容資源。
在傳播渠道方面,IPTV通過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網絡中的IPTV虛擬專網。OTT則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網絡中的公共互聯網。
在市場容量方面,IPTV根據政策規定不可跨省經營,各省IPTV集成播控相關經營性業務運營商開展業務具有地域局限性。而OTT無地域限制。
在用戶數方面,根據《2021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末,國內IPTV用戶數達3.49億戶,較2021年末增長10.79%。而根據《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末,國內OTT用戶數為10.83億戶,較2020年末增長13.4%。
由此可見,截至2021年末,國內OTT的用戶數量及增速均高于IPTV。
事實上,不止2021年,近三年來,國內OTT用戶數量及增速同樣高于IPTV。
據招股書,2019-2021年,國內IPTV用戶數分別為2.94億戶、3.15億戶、3.49億戶,2020-2021年國內IPTV用戶數分別同比增長7.14%、10.79%。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開信息,2019-2021年,國內OTT用戶數分別為8.21億戶、9.55億戶、10.83億戶,2020-2021年國內OTT用戶數分別同比增長16.32%、13.4%。
顯然,2019-2021年,OTT無論從用戶數量還是用戶數量的增長速度上,均高于IPTV。
在此情況下,無線傳媒的兩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已布局OTT業務。
2.3 兩家同行均已擁有OTT業務,而無線傳媒未來三年暫無OTT發展計劃
據招股書,無線傳媒同行業可比公司新媒股份,其主營業務包括IPTV、OTT、有線電視網絡增值服務等。
據芒果超媒2022年年度報告,芒果超媒主營業務包括芒果TV互聯網視頻業務、新媒體互動娛樂內容制作及內容電商業務等。芒果超媒依托芒果特色融媒生態,以互聯網視頻平臺運營為核心,打造涵蓋會員、廣告、IPTV、OTT等在內的上下游協同發展的傳媒全產業鏈生態。
然而,無線傳媒或并未打算開展OTT業務。
據招股書,未來三年,無線傳媒將立足IPTV業務,大力發展增值業務,并推動IPTV視聽服務向智慧家庭領域延伸。
可見,短時間內,無線傳媒打算繼續在IPTV領域深耕,并未打算發展OTT業務。
對于無線傳媒而言,其主營業務IPTV業務面臨來自OTT互聯網電視的挑戰,從國內市場來看,近年來,OTT在用戶數量及增速上均高于IPTV業務,且無線傳媒的同行業可比公司新媒股份、芒果超媒均已開展OTT業務。在此背景下,無線傳媒三年內打算繼續深耕IPTV,未來成長能力或遭拷問。
三、大客戶發展OTT業務“變身”競爭對手,未來合作或存變數
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需要擁有生存和發展的長期競爭優勢。
然而,無線傳媒的合作客戶在河北地區開展了OTT業務,與無線傳媒IPTV業務具備同樣的電視頻道回看、“千人千面”智能推薦等核心功能。
3.1 開展IPTV必須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合作,河北移動為其主要客戶
據招股書,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開展IPTV業務必須采取合作模式,合作方包括中央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運營方和河北地區電信運營商。
其中,愛上電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上傳媒”)是中央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運營方,負責全國性內容服務平臺節目信號的集成播控,并將集成后的節目信號傳送至河北IPTV集成播控分平臺。
而無線傳媒是河北IPTV集成播控分平臺運營方,主要負責與中央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運營方對接,并將全國性內容服務平臺的節目信號與河北省內節目信號進行集成并審查后,規范對接到電信運營商IPTV信號專用傳輸網絡。
至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移動”)、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聯通”)和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北電信”)等河北地區電信運營商則作為IPTV傳輸系統運營方,負責將IPTV節目信號傳輸至終端用戶。
據招股書,無線傳媒主要合作客戶為河北移動、河北聯通、河北電信等電信運營商。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無線傳媒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銷售的金額分別為1.75億元、2.44億元、2.81億元、1.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9.82%、38.76%、41.8%、42.27%,業務內容均為IPTV業務。除2019年中國移動為無線傳媒第二大客戶外,2020-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國移動均為無線傳媒第一大客戶。
需要說明的是,無線傳媒表示已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金額按同一控制合并計算。
而上文提到,無線傳媒主要合作客戶為河北地區電信運營商,包括河北移動等。
由此可以推斷,無線傳媒對大客戶中國移動的銷售金額中,多由中國移動下屬企業河北移動貢獻。
3.2 無線傳媒匯聚了近300路頻道,具備3-7天回看等IPTV獨有的功能服務
具體關注IPTV業務。
據招股書,截至簽署日2022年10月9日,無線傳媒已匯聚了近300路高清、標清直播頻道,20萬余小時分類點播節目,以及在線教育、電視游戲、智慧社區等多元化增值業務,并具備2小時時移、3-7天回看等IPTV獨有的功能服務,為用戶提供高清交互電視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無線傳媒的主要合作客戶河北移動,已自主打造了OTT業務。
3.3 河北移動的高清電視業務,包括自主打造的OTT業務“愛家TV”
據河北移動官方手機客戶端信息,移動高清電視業務有兩個:一是,由河北移動與無線傳媒合力打造的“移動高清-IPTV”;二是,2020年10月由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移動高清-愛家TV”。二者的辦理價格均為10元/月。
此外,據認證主體為“河北移動”的微信公眾平臺,河北移動于2022年4月25日發布的公開信息,“愛家TV”欄目,分為IPTV版和OTT版。2022年11月1日,該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改名通知,宣布“愛家TV”正式更名為“移動高清”,其下兩款產品分別更名為“移動高清-IPTV”、“移動高清-愛家TV”。
結合河北移動官方手機客戶端發布信息不難看出,“移動高清”欄目下的“移動高清-愛家TV”即為“愛家TV”的OTT版。
而上文提到,IPTV與OTT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也就是說,河北移動身為無線傳媒的主要合作客戶,在與無線傳媒合作的同時,還開展了IPTV的競品業務即OTT業務。
3.4 愛家TV能夠提供150多路電視頻道,及各路頻道的7天回看資源
根據業務說明,移動高清-愛家TV擁有“兒童、電影、電視劇、體育賽事”等多類型內容欄目,在線片源345萬集,總計時長122萬小時;除了點播內容,還為用戶提供了150多路電視頻道,及各路頻道的7天回看資源。
可以看出,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OTT業務,與無線傳媒IPTV業務不僅售價相同,還能提供無線傳媒IPTV業務具備的多路電視頻道以及相應回看功能,或構成競爭關系。
此外,無線傳媒稱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優勢。
據首輪問詢回復,無線傳媒稱其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優勢,針對未來的增值服務,無線傳媒積極開發數據探針采集工具、數據模擬分析模型,目前正對智能交互式點播、“千人千面”智能化推薦、手機電視伴侶等若干方向進行研發,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然而,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移動高清-愛家TV”,或同樣具備上述功能。
據河北移動官方手機客戶端,根據“移動高清-愛家TV”的業務說明,在內容推薦上,“移動高清-愛家TV”通過算法做到了內容推薦的大數據“千人千面”等功能。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移動高清電視業務OTT版,即“移動高清-愛家TV”,同樣具備無線傳媒研發方向中的“千人千面”智能化推薦等功能。
上述情形可知,河北移動開展了與IPTV業務同價位的OTT業務“愛家TV”,不僅可以提供多路電視頻道,同時也具備IPTV業務獨有的回看功能。而且在無線傳媒披露的技術創新優勢上,“愛家TV”同樣具備“千人千面”推薦等無線傳媒正在研發的功能。也就是說,無線傳媒IPTV業務與重要客戶河北移動打造的OTT業務,或存在同質化競爭關系。
而問題仍在繼續。
四、為謀求業務推廣承擔連帶賠償逾千萬元,無線傳媒用戶數卻“不增反降”
關于河北移動的上述問題僅為“冰山一角”。
此前,無線傳媒就河北移動相關案件中承擔了賠償款,系基于河北移動在推廣端中存在的優勢,蹊蹺的是,事實上,河北移動線下向用戶首推的是其自主打造的產品。
4.1 2019年,無線傳媒被判需承擔河北移動及河北電信侵權案件的連帶責任
據簽署日期為2023年3月29日的《河北廣電無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以下簡稱“落實函回復”),2019年11月,IPTV中央集成播控總平臺的運營方愛上傳媒分別起訴河北移動、河北電信,認為其對多個頻道和節目存在侵權行為,并將無線傳媒列為第三方。后經各方庭下和解,2020年11月愛上傳媒撤回了訴訟申請。
上述案件一審判決項下,無線傳媒作為第三方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賠償金額合計2,903萬元,其中,河北移動相關案件賠償1,360萬元,河北電信相關案件賠償1,543萬元。
然而,無線傳媒僅承擔了河北移動相關案件的連帶責任賠償款。
4.2 為求河北移動加大業務推廣力度,愿意承擔1,211.52萬元賠償款
據落實函回復,對于河北電信相關案件,河北電信與愛上傳媒雙方達成協議,由河北電信直接向愛上傳媒結算IPTV基礎業務相關費用。無線傳媒不再就河北電信相關案件向愛上傳媒另行支付費用。
對于河北移動相關案件,由無線傳媒與愛上傳媒雙方簽署協議,由無線傳媒向愛上傳媒結算IPTV基礎業務相關費用,且無線傳媒與河北移動簽署補充協議,上調河北移動向無線傳媒支付的IPTV基礎業務費用,并承擔部分賠償款。
據首輪問詢回復,2019年末,無線傳媒預計負債金額1,211.52萬元,主要系愛上傳媒起訴河北移動以及無線傳媒侵害著作權一案,無線傳媒根據判決書及庭下和解談判情況計提了預計負債,并于2020年內全部支付。
即是說,在河北電信、河北移動相關案件中,無線傳媒僅選擇承擔了河北移動相關案件的連帶賠償款。
據落實函回復,關于就河北移動相關案件中承擔部分賠償款,無線傳媒主要的商業考慮包括:一是,上述案件訴訟與和解談判期間,河北移動IPTV用戶數仍處于增長趨勢,且河北移動IPTV基礎業務的單戶創收一直高于其他兩家運營商,無線傳媒希望河北移動加大推廣力度,持續提升移動側的IPTV用戶規模。
二是,河北移動在IPTV增值業務開展中,相對更多地調配資源,例如通過線下營業廳為用戶推介增值業務產品,使無線傳媒的河北移動IPTV增值業務相關收入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速。
三是,在與河北移動、愛上傳媒的合作中,無線傳媒通過先行收取河北移動服務費后向愛上傳媒結算的方式,在合作定價、賬期管理等方面獲取了更多的主動性與靈活性。
也即是說,無線傳媒是基于河北移動在推廣端中存在的優勢,從而愿意承擔相關賠償款。
但令人唏噓的是,河北移動在為用戶辦理業務時,優先推廣的是“自家”產品。
4.3 河北移動在實際推廣過程中,線下仍首推“自家”產品“愛家TV”
據認證主體為“河北廣播電視臺”的微信視頻號,于2021年6月10日發布的公開信息,在消費者咨詢“愛家TV”和“IPTV”之間該如何選擇時,河北省張家口一家移動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以可以觀看河北本地電視頻道為由,推薦選擇“愛家TV”。
而前文提及,“愛家TV”是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OTT產品。
也就是說,在消費者需求為“IPTV”獨有的河北本地電視頻道的情況下,河北移動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依舊優先推薦自家的“愛家TV”,具有明顯的偏向性。
顯然,這種情況與無線傳媒披露的“河北移動相對更多地調配資源,例如通過線下營業廳為用戶推介增值業務產品”不符。
簡而言之,“愛家TV”為河北移動自主打造的OTT業務,與無線傳媒的IPTV業務在河北省內存在競爭關系。此前無線傳媒出于河北移動在推廣端的優勢考量,而選擇承擔河北移動在侵權案件中的部分賠償款。但河北移動在線下推廣電視業務時,仍首推“自家”的OTT產品“愛家TV”。
不僅如此,無線傳媒移動側的IPTV用戶數曾出現下跌的情形。
4.4 2022年年末,無線傳媒的河北移動側用戶數同比下降
據簽署日為2021年9月9日的《關于河北廣電無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中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以下簡稱“2021年9月版首輪問詢回復”)及首輪問詢回復,2018-2022年末,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用戶數分別為237.09萬戶、431.95萬戶、485.43萬戶、495.92萬戶、493.84萬戶。
不難看出,從半年度的數據來看,自2021年年末起,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用戶數下滑明顯。
不僅如此,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增值業務用戶數也在下降。
據2021年9月版首輪問詢回復,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增值業務月均用戶數分別為9.68萬戶、23.75萬戶、32.84萬戶、41.42萬戶。
據首輪問詢回復,2020-2022年,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增值業務月均用戶數分別為32.84萬戶、39.67萬戶、35.21萬戶。
由此可見,截至2022年末,無線傳媒的移動側IPTV用戶數相較于2021年年末減少了2.08萬戶,增值業務用戶數減少了4.46萬戶。
至此不難發現,無線傳媒基于河北移動在推廣端中存在的優勢,愿意承擔相關賠償款。但實際上,河北移動在推廣過程中,對于自主打造的“愛家TV”或優先推薦。在此背景下,無線傳媒在移動側的IPTV用戶數不增反跌。
上述問題的籠罩之下,無線傳媒未來能否贏得投資者的青睞?是個未知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