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   >  正文

中國—中東歐企業合作添平臺

評論

近日,由工信部批準設立的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正式揭牌。該合作區的設立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增添了合作對接的平臺。

據介紹,合作區位于滄州渤海新區,規劃面積36.75平方公里,拓展區規劃面積268平方公里。目前,合作區已落地和簽約的中東歐企業40余家,總投資超300億元,并在教育、文化、貿易等多領域形成了廣泛合作。

中捷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熊俊杰表示,目前,合作區已確定了“一區三園”發展格局,以此加強與以中東歐國家為重點的歐洲各國在現代科技與服務、通用航空、高端制造、綠色農產品等領域的合作。同時,合作區將成立中東歐中小企業聯合會,建設國際服務中心、中東歐國家商務中心及商品交易中心,為入駐合作區的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對于合作區的成立,斯洛伐克中國商務中心副總經理伊萬·迪丹諾維奇說,“合作區為我們搭建了優質的發展平臺,也為我們架起了與中國眾多中小企業對接合作的橋梁。通過這一平臺,我們既可以實現快速拎包入駐,在最短的時間內投產運營,也可以利用合作區內的研發平臺進行科研創新,并就地孵化,還可以將自己的產品面向全中國市場進行展銷,不斷提升我們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合作區的成立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位于合作區的河北鄉謠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俊寶對記者說,他們的產品在天津、山東等10個省市以及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都有銷售,年銷售額約1億元。借助合作區這一平臺,接下來,楊俊寶打算與保加利亞的有關企業合作,進一步研發、改進酸奶工藝,推動更多、更好的產品走向市場。

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指出,中小企業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各自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活躍經濟、促進百姓就業的重要倚靠。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優勢互補明顯,雙方開展合作既可以促進產業對接,增強各自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定位,進而帶動本國經濟發展,還可以從形式到內容進一步提升“16+1合作”的廣度、深度,實現互利共贏、一舉多得。

“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8萬億美元、吸收外來投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達到7500億美元,這將為中國與中東歐中小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葉定達表示,將支持合作區不斷深化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交流機制,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優化創業創新環境,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努力把合作區打造成為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務實合作的新亮點。(記者 邱海峰)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