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已經43歲的喬治·阿瑪尼正面臨“中年危機”。
近日,國內奢侈品零售黑馬赫美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二級全資子公司上海歐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歐藍”)及二級控股子公司深圳臻喬時裝有限公司(下稱“臻喬時裝”)擬與喬治·阿瑪尼(上海)商貿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阿瑪尼”)簽署《資產收購協議》。根據協議內容,上海歐藍及臻喬時裝累計擬以不高于2.1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價格,將其所持有的阿瑪尼品牌部分存貨及相關固定資產出售給上海阿瑪尼。
其中,上海歐藍2016年秋冬至2018年秋冬存貨回購價值為6752.02萬元人民幣,相關固定資產回購價值為4302.19萬元人民幣;臻喬時裝2018年秋冬存貨回購價值為4451.08萬元人民幣,相關固定資產回購價值為5488萬元人民幣。
在本次資產出售后,除在雙方約定的過渡期及繼續銷售剩余阿瑪尼品牌存貨外,上海歐藍及臻喬時裝將不再開展阿瑪尼品牌新業務運營。
老牌意大利奢侈品阿瑪尼就這樣和國內代理商赫美集團“分手”了。
與此同時,該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經營業績也不理想,銷售額連續兩年下降。據阿瑪尼集團財報顯示,2016年阿瑪尼集團收入跌至25.1億歐元,是10年來的首次下跌。2017年,該集團銷售額進一步下跌7%至23.3億歐元,凈利潤則大跌10.5%至2.42億歐元。
虧損近兩千萬,赫美“壯士斷腕”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因赫美集團本次交易中有部分存貨的購置時間超過1年以上, 約定的交易價格略低于賬面凈值; 同時, 由于涉及對轉讓店面的員工進行離職補償,本次交易預計會產生約2500萬元的賬面損失。
就算面臨虧損,赫美集團也要硬著頭皮和阿瑪尼“分手”,足以見其境遇。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上海歐藍及臻喬時裝阿瑪尼業務在 2018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4.73億元,凈虧損約1846萬元。自公司收購上海歐藍100%股權及臻喬時裝80%股權后, 阿瑪尼業務運營并未達到預期成果, 未給公司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定程度影響了公司對于國際品牌運營戰略的布局和規劃。
赫美集團和阿瑪尼的“戀情”實際非常短暫。2017年10月,赫美集團通過增資及收購,將上海歐藍和臻喬時裝收入囊中。上海歐藍是阿瑪尼在中國內地的首個代理商,而臻喬時裝則在廣州、深圳、重慶等地負責喬治·阿瑪尼的六個系列品牌的運營、銷售業務。不過,令赫美集團失望的是,該公司并未從代理阿瑪尼的業務中獲利。
天眼查顯示,上海阿瑪尼創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為484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服裝、飾品、鞋類及手袋、配飾以及化妝品等的批發、零售、進出口及其他相關配套服務,喬治·阿瑪尼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其100%股權。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上海阿瑪尼公司的營業情況并不理想。在截至9月底的前三季度內,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92億元人民幣,凈利潤621萬元。2017財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5.41億元人民幣,凈虧損3704萬元人民幣。
阿瑪尼的頹勢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該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經營業績也不理想,銷售額連續兩年下降。據阿瑪尼集團財報顯示,2016年阿瑪尼集團收入跌至25.1億歐元,是10年來的首次下跌,集團在2015年的銷售額錄得4.5%的增幅,而2014年則是增長16%。集團凈利潤也從2015年的2.41億歐元下滑至2.11億歐元。2017年,該集團銷售額進一步下跌7%至23.3億歐元,凈利潤則大跌10.5%至2.42億歐元。不過,阿瑪尼集團至今保持私有化,未公布更多財報細節。
奢侈品專家、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與其說是“分手”,不如說是阿瑪尼“拋棄”了赫美集團。由于代理商運營不力,品牌收回代理權。
人到中年,阿瑪尼尋求轉型效果未彰顯
現年已經43歲的喬治·阿瑪尼,在中年時期站在了向年輕化轉型的十字路口。
據公開資料顯示,喬治·阿瑪尼于1975年創立同名品牌,并于1979年推出首個復線品牌Amarni Collezioni,1981年在米蘭推出首家Emporio Amarni門店,隨后陸續推出女裝Mani、休閑系列AJ Amarni和針對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Amarni Exchange。
近年來,在全球奢侈品零售業市場低迷、全球經濟下行、消費者消費觀念更加成熟的背景下,2017年,阿瑪尼宣布將原有的7條銷售線削減為3條,只剩下高端線Giorgio Amarni、中端線Emporio Amarni和價格較為親民的A|X Amarni Exchange。彼時阿瑪尼表示,該戰略調整和品牌重組的目的在于“服務不同消費層次的大眾,過于細分的消費線會導致消費者疑惑。”此外,該品牌還表示,時代在改變,阿瑪尼需要重新調整。
盡管企圖轉型,但從財報數據看,阿瑪尼目前的業績并不理想,甚至在劇烈下滑。業內人士分析,喬治·阿瑪尼集團的家族化管理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奢侈品時尚市場已經明顯落伍,轉型過慢也拖累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阿瑪尼的業績下滑早已有預兆。2013年,在上海外灘3號入駐有近10年的喬治·阿瑪尼旗艦店黯然關閉。去年4月,Giorgio Armani米蘭工廠宣布將裁減110名員工,該工廠專門負責生產Giorgio Armani的男裝成衣,共有180名員工,裁員后將只剩70名員工。
阿瑪尼則稱,該集團預計未來兩年的收入和利潤率將繼續下滑,最快將在2020年恢復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競爭對手虎視眈眈,互聯網時代的變化之快和難以捉摸的消費者口味,也讓阿瑪尼轉型之路布滿荊棘。
赫美集團業績不佳,轉投意大利年輕潮牌
在公告中,赫美集團坦承,放棄阿瑪尼相關業務意在解決公司資金緊張的困局。此次出售標的資產有利于優化公司品牌運營模式,改善公司現金流,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該公司官網顯示,赫美集團成立于1994年11月,前身為深圳浩寧達儀表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經營范圍包括國內貿易、珠寶首飾、工藝品、服裝、箱包、眼鏡的零售、批發、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從2017年起,赫美集團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出現虧損。2017年赫美集團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24.1億元,同比增長13.34%,對應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44億元,同比增長3.41%,不過,赫美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開始出現負值,約為-6735萬元。
根據該公司10月份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15.89億元,同比下降15.83%;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虧損約2.5億元,同比下降318.1%,報告期內的扣非后凈利潤虧損約2.74億元。此外,赫美集團的負債不斷上升,2015年至2017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8.58%、60.26%、68.80%。
未來,赫美集團預計2018年全年的歸屬凈利潤約為-3.95億元至-4.66億元。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赫美集團稱“受金融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公司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上升,影響公司各業務板塊,預計公司未來業績將下降。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赫美集團11月16日發布的公告中稱,赫美商業于2017年10月12日,以8億元的交易價格現金收購臻喬時裝、彩虹深圳、盈彩拓展及彩虹珠海”四家公司各80%股權。截至該公告披露日,赫美商業已支付第一筆股權轉讓價款人民幣3億元, 權星商業完成價值3億元的赫美集團股票購買,但赫美商業尚未向交易對方支付第二筆股權轉讓款合計人民幣5億元。
在上述公告中該公司披露,四家標的公司的業績并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臻喬時裝、彩虹深圳、盈彩拓展、彩虹珠海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2825.7萬、-561.57萬、523.42萬元以及-221.44萬。
赫美公司對此解釋稱,2018年,受國家政策影響,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暫緩存量貸款續授信業務,標的公司部分已批復的新增貸款不再發放,融資難度增加,業務開展受到較大影響。具體表現在進貨節奏放緩,新店擴張受到影響,新貨銷售比例減少,毛利率降低;歷史形成非當季存貨存量無法在原計劃時間內銷售完畢,計提了較大的存貨跌價準備,造成標的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
不過,在宣布出售阿瑪尼的同日,赫美集團發布了一則關于二級全資子公司簽署品牌代理合同的公告。公告顯示,赫美集團收到通知,上海歐藍與意大利公司MSGM Srl(以下簡稱“MSGM”)及PAOLONI Srl于近日簽署了《MSGM時裝專賣店開業協議》。MSGM授權上海歐藍在該協議的期限內,開設及運營MSGM時裝店,銷售帶有MSGM品牌商標的產品。
公告披露,MSGM是成立于2008年的意大利品牌,專注于設計及生產時尚前衛的男女日常服裝。其客戶群體主要為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定位為高端年輕潮流品牌。
赫美集團表示,公司未來將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標的公司的國際品牌運營布局,積極拓展存貨周轉率相對較高的輕奢時尚品牌,以迎合主流年輕群體的消費定位,擴大市場規模,從而提高公司業務競爭力,增加業務收入。
與MSGM 相比,阿瑪尼可能真的需要“年輕化”了。
標簽: 阿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