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膚領域,“天然”與“安全”兩個關鍵詞比以往更頻繁地被提起,突破“老生常談”的范疇,更為迫切與深刻。業內人士預測,2021年,擁有天然、溫和等特性的中草藥護膚,將會備受挑剔的“功效派”們的關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最新施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九條也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這無疑為中草藥護膚的進一步發展鋪就良好土壤。
中草藥成分備受歡迎
傳統中草藥成分從來備受美妝品牌青睞,外資品牌如雪花秀、資生堂、IPSA,老牌國貨如百雀羚、相宜本草,而目前,“國潮”大行其道之際,越來越多的新銳美妝品牌也在布局中草藥賽道,將最新技術與傳統精粹相結合,并通過短視頻平臺等營銷渠道,勾起年輕消費者潛藏的“中草藥”情懷。
但是,機遇往往與隱患并存。縱觀整個護膚市場,不少美妝品牌打著“中草藥”的旗號迎合消費者對“天然安全”的追求,卻未真正踏實、深入地進行產品研發,成分“雞肋”,甚至有違“安全”口號,對消費者皮膚造成損害。
中草藥臨床驗證難度大
中草藥進行臨床驗證的難度較大,相關化妝品的規范和標準也并未建立完善,原材料供應也存在數量少、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這都是在發展過程中有待突破的難點。制度完善、科技創新以及人才培養,都是中草藥護膚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同樣重要的還有消費者安全意識的提高、監督力與明辨力的提升,這將能夠倒逼中草藥護膚領域向真正天然、安全的方向健康良性發展。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