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   >  正文

快訊:在車間縫紉夢想的她們走上T臺

評論

我國擁有最大的紡織業就業群體,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維持了整條產業鏈的運轉,也維持了“紡織行業的中國傳說”,其中女工更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但因為某些原因,她們被外界同一種刻板印象束縛:文化程度不高、流水線、不修邊幅、沒日沒夜熬夜……最終她們被合并同類項,限定在“女工”、“廠妹”等模糊的詞語中。

實際上, 如今紡織業已邁入了科技產業化時代,工廠早已進入現代化的序列,女工們的生活、職場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期顯微故事,將通過4位橫跨80、90、00三個世代的紡織女工,展現不一樣的女性追求:愛美化妝、想要職場發展、喜歡拍短視頻、勤勞、不吝嗇展示自己、創業……哪一個詞都是她們,但不足以概括她們。

以下是關于她們的真實故事:

“上百萬個女工,怎么可能都一樣?”

今年35歲的思佳是一名紡織廠女工,但在網上她還是一個短視頻博主。“別人都覺得在紡織廠工作的女工每天穿著統一的衣服,拿著不高的工資,灰頭土臉地干一整天,但其實我們早就不是這樣的了”。平日里,思佳喜歡跳舞、化妝,還經常把自己跳舞的短視頻發到網上,攢了5000多粉絲。每天上班前,思佳還會先給自己涂好乳液,打上一層薄薄的隔離粉底,“看起來氣色好,自己心情也好,誰說女工就不打扮自己了?”思佳最初進入工廠時,紡織廠的工作環境不如現在一般,有著寬敞、明亮的車間,自動化的紡織設備。她輟學進入佛山某紡織廠工作,夏日到來時,車間溫度常常高達40多度,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下班的時候汗水把衣服都打濕了,還有一層薄薄白色鹽漬”。?正在車間勞作的女工們佛山是嶺南地區重要的紡織城市,僅南海區西樵鎮就有紡織生產性企業860家,年產各類紡織面料40億米,2021年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總產值達到114億元,而女性在紡織行業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懊恳粋€女工都是不一樣的”,思佳說,自己身邊的同事有著各種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愛好,有些人下班后自學服裝設計,期待更上一級,有些人會健身做瑜伽,還有些人穿梭在各種課外輔導班給孩子尋找一個合適的培訓老師,“上百萬個女工,怎么可能都一樣?”

隨著紡織女工群體的年齡逐步年輕化,不少95后、00后的新鮮血液也不斷涌入,女工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樣。

00后的袁姍姍形容如今的女工們,大多“愛美”、“有自己的想法”。去年,袁姍姍來到紡織廠做跟單員,拿到工資后第一件事就是辦了健身卡,三個月減肥20多斤。如今她會精心規劃自己的工資,“一部分錢買化妝品,一部分錢買衣服,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上班”。

她喜歡給自己畫上眼線、貼假睫毛,擺心儀的姿勢自拍再發到朋友圈里。盡管有些人評價她,“不像個紡織廠工人”、“工廠不適合這樣打扮”,但袁姍姍毫不在意,“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

這份權利,31歲的跟單員黃金英如今也想爭取一次。盡管在紡織廠工作多年,但大部分時候黃金英都是頭頂小白帽,終日穿梭在轟鳴的機器中。和很多女工一樣,黃金英用一針一線縫出了當下最流行的服裝,但卻很少有機會在合適的場合穿上自己制作的那些衣服。給自己畫一套合適的妝容,穿上修身優雅的裙子,一直是黃金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今年3月?,她得到了一次在廣東時裝周做模特的機會,“可以穿上設計師量體裁剪的衣服,走上T臺”,黃金英對此心動了?!拔乙蚕氪砼ぃ故緦儆谖覀儸F在的風采,顛覆大家對女工的認知。”在車間里縫紉自己的人生夢

女工們對美的追求、自我認知覺醒的背后,也是幾代紡織人不懈努力向前的歷史縮影。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通過對上海、天津、青島等地的紡織廠進行公私合營和收歸國有的方式,中國紡織工業開始逐步發展。如今,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也吸引了一大批鄉村女性進廠工作。穩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條件,也幫助這群紡織廠女工完成了從家庭婦女到職場女性身份認知上的轉變,她們開始不再止步于思考生存,向往更多的可能。

“我們這代進城的女工和父母那輩人不一樣,我們有自己的追求”,入行20多年的車工胡春燕說道,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著女工們的變化。胡春燕出生于四川瀘州,18歲那年不想過“嫁漢穿衣吃飯”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她便跟著親戚坐了三天三夜的大巴來到了廣東進廠務工。為了能夠在大城市留下來,胡春燕曾做過化妝品灌裝等不少流水線工作,最后她拜師學了紡織行業最辛苦的車工,“雖然辛苦,但是車工的工資最高”。當時紡織行業還沒有實現現代化,全靠一名又一名和胡春燕一樣的車工腳踩老式縫紉機,終日匍匐在桌子上把布匹縫合為成衣。

胡春燕在車間工作在來紡織廠之前,黃金英曾在電子廠打過好幾年的螺絲,“每天都要在流水線上工作10多個小時,最后人和機器一樣都麻木了”,她也想過換工種,“但很多工廠都需要師傅帶徒弟,很少有師傅愿意收跨行的徒弟”。最后是在親戚的幫助下,黃金英才幸運地得到了一份跟單員的工作。她自學電腦辦公軟件,直言自己的人生被徹底改變,不用再擔心回流水線了。留在流水線上的胡春燕則不那么幸運。因為長期的紡織工作,她的手掌變得粗糙,指尖上留著反復被扎破而結成的小傷口,連指甲縫里都是布匹留下的顏色,“車間里大多是農村來的女孩,錢賺得不多,卻要養活幾口人,長期兩班倒也把人都弄浮腫了,根本沒有心思打扮自己”。中途,胡春燕嘗試過辭職創業,但無論是開網店、做服裝批發都先后以失敗告終。為了能夠獲得穩定收入,養大兩個兒子,她還是選擇回到紡織廠做車工攢錢??孔约旱那趭^努力,胡春燕在幾年前還嘗試了服裝外貿行業,自己開廠做了老板,最多時擁有近20個人的團隊。能和胡春燕一樣,實現身份躍遷的女工還是少數,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每個女工的心中都有著一個不甘現狀、希望能證明自己的夢想。思佳的夢想是轉型做一個瑜伽教練,但跨行存在風險,看著剛剛出生的二胎女兒,思佳還是堅持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女工工作??伤龥]有死心,隨著短視頻的普及,思佳也跟著注冊了賬號在上面發布自己的跳舞視頻。在攢了一些積蓄后,思佳還特意給自己報了一個舞蹈班進行專業學習,“說不定還有機會呢?”但對于大部分女工來說,受制于文化程度不高,以及逐步加快的行業發展,想要跟上節奏尚且不易,更不用說從流水線中脫身。胡春燕記得,盡管她中途只離開過紡織廠幾年,但再度返崗時,面對著廠里智能化機器和系統,她還是覺得有些吃力。“現在,只停留在眼前的針線活遠遠不夠,你還要有一顆熱于學習的心”。另一方面,許多年輕人也開始不止步于車間工作。很多和袁姍姍同齡的女孩,進廠沒幾年就離開了,“有的跨行轉型,有的回去做小生意,愿意踏踏實實留下來的人其實不多”,袁姍姍表示,這幾年明顯感覺身邊的人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盡管袁姍姍也有一些不甘心,畢竟年輕是逐夢的資本,“雖然離開也不一定就是終點,但有想法總比默默無聞、低頭苦干要好”。當女工們走上T臺

因此,當“紡織女工走T臺”這個機會出現在大家面前時,胡春燕、思佳、黃金英還有袁姍姍都毫不猶豫選擇了報名。“紡織女工的T臺夢”是致景科技“咫尺計劃”聯合廣東時裝周共同發起的活動,旨在幫助紡織女工們走出車間,登上時尚大秀的舞臺,綻放“紡織風采”,找尋屬于她們的那道光。3月17日,報名入選的女工代表萬千的紡織女性登上2023年廣東時裝周-春季,參與主題為“紡織女工的T臺夢”的走秀,打破外界對紡織女工的刻板印象。

剛聽說有上T臺機會時,思佳正在佛山工廠里進行旺季趕工。旺季她一個月能拿14000多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時間賽跑,但聽說這個機會后,思佳決定把握一下。“服裝周怎么能沒有紡織女工來參與呢,我也想從幕后走到臺前?!边@也是致景科技“咫尺計劃”的初衷?!霸谶^去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們接觸到了不同角色的紡織人,發現原來他們背后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作為行業主力的紡織女工們,她們一針一線縫出了最流行的時裝,卻沒人愿意將鎂光燈打在她們身上。所以這次,我們和廣東時裝周聯名推出了這個公益時刻,去幫助這些紡織女工們實現她們的T臺走秀夢,綻放自己,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這個行業及行業中的人。”致景科技品牌公關負責人鄒媛嬌說道。成功報名后,黃金英進行了一次試妝,那也是她第一次見到自己化妝的樣子。鏡子中的她睫毛卷翹、唇紅齒白,黃金英端詳了幾分鐘就不好意思了,“結婚我都沒這么精致過?!钡€是想要“突破一下自己”。盡管她已不在車間工作,但在她內心深處,她依然覺得自己是那個剛進城,會為學歷和工作自卑的女孩。胡春燕則想為了孩子們“表現一下”。離婚后的胡春燕獨自撫養兩個兒子,平日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忙碌、疲憊的樣子,“我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就是想讓孩子們看看媽媽也可以很美”。當然,胡春燕心里也有另外的期許——她在行業摸爬滾打20年,經手了數十萬件衣服、褲子,其中不少成為了“秀場”同款遠銷海外,但胡春燕卻因為心疼錢,從來沒有穿上過好看的衣服,她想趁著這個機會穿上時裝,昂首挺胸地走上一圈。思佳也想“走出去看看”。在確定她被選上走秀后,思佳在致景科技總部量體裁衣時,望著整齊干凈的大樓、穿著職業裝且自信的員工們,問出了心底的想法,“你們這邊需要學歷嗎?”“怎么才能進來呢”——這話是給自己問的,也是替女兒問的。而對于00后的袁姍姍來說,人生的大門才緩緩打開,她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雖然人在工廠,但目光更長遠一些,總是好的”。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