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4月12日,南陽市社會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西峽)現場會召開,會議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安排部署,推廣總結西峽縣“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在推動矛盾糾紛妥善化解、夯實基層治理根基的成功實踐經驗,號召全市上下要在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協調化解中,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堅持黨委主導、部門聯動、常態長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南陽建設現代化副中心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清明過后,龍鄉西峽處處綠意盎然,鮮花盛開,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在南陽全面建設副中心城市的時代征程中步履步伐堅定,城市和鄉村繁榮發展的優美畫卷觸目可及。
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魯文明出席會議,并與參會人員一起興致勃勃地走進基層派出所、城區街道辦事處、社區警務室看展板、聽匯報,與基層一線民輔警及政法工作者交流,詳細了解西峽縣利用“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的具體做法、有益嘗試和生動實踐。
魯文明指出,做好矛盾糾紛防范化解,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安定有序。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學習借鑒推廣西峽縣“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健全城鄉社會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堅持有解思維,摒棄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中普遍存在的“怯、虛、散、假”等問題,敢于直面棘手問題,克服畏難情緒,整合各方力量,改變過去部門之間聯動機制不暢、工作合力不夠、職責不清不明的局面。要建立矛盾糾紛矛盾排查、研判交辦、聯動處置機制和責任體系,組織發動網格員、調解員、駐村民警、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經常性走村入戶,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排查矛盾化解糾紛。
魯文明強調,一是要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全力化解矛盾糾紛類警情。對公安機關排查、群眾反映、報警求助等“送上門”的矛盾糾紛類警情做到科學預判、分類施策、精準防范,堅持穩妥處置,力促矛盾糾紛類警情排查源頭化解,有效防止因化解不及時而發生“民轉刑”“刑轉命”案件。二是用好“警司訪+”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做實部門聯動,發揮公安、司法、信訪主體作用,突出加法作用,集中力量、集中資源,積極穩妥化解跨區域的、跨部門的,成因復雜、積怨已久、難以化解的矛盾糾紛,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說法。三是堅持黨委主導,研究制定具體可行的化解辦法,明確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及責任領導、具體責任人,限期化解到位。對于疑難復雜糾紛,及時組織研判會商,精準交辦督辦化解。
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邱海濤主持。西峽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俊致辭。西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冀守興做了《堅持改革創新、推動多元化解、助力基層治理》的典型發言。市公安局副局長侯大同解讀《關于在全市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周堅定,市司法局局長孫云飛分別就全市信訪系統、司法系統參社會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現場會分現場觀摩和召開會議兩個階段依次進行,與會人員先后到西峽縣公安局丁河派出所、城關派出所劉巷警務室、紫金街道辦事處觀摩,并觀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西峽模式”------西峽縣矛盾糾紛“警司訪+”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工作機制宣傳片》。
南陽市各縣(市、區)分管副縣(市、區)長、公安局長,司法局局長,信訪局局長;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高新區、官莊工區管委會和市職教園區建設發展中心分管副主任、司法局局長、信訪局局長、公安分局局長等參加會議。
標簽: